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我市持续加强固体危险废物标准化管理,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检查全市200多家工业企业,发现隐患460余项,已全部整改。

目前,全市有1100余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21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纳入“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全市生产废弃物单位300余家,10吨以上经营单位21家。废弃物已全部完成网上登记和管理方案备案。

该报报道称,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努力实现城乡“无废”、环境健康安全,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 去年以来,我市生态环境部门多措并举,提升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利用、处置和风险防范能力,推动实现污染减排和碳减排协同。

我市持续加强固体危险废物标准化管理,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 检查全市200多家工业企业,发现安全隐患460余处,已全部整改。 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检查,全市检查危险废物81处。 对重点废物监管单位的产品工艺和危险废物产生类型进行检查,查明危险废物和产生点,共排查问题403项。 对企业进行“面对面”指导帮助,确保问题得到高质量整改。

目前,全市已有1100多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21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纳入“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 今年以来,全市共产生危险废物1.64万吨,其中利用处置1.57万吨,暂存0700吨,利用率处置率95.7%。

我市将持续推进固体废物监管信息化。 各产生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单位和经营单位必须在“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登记和管理计划备案。 各地生态环境监管部门将及时了解辖区内生产、废弃物单位情况,不定期开展在线检查,督促生产、废弃物单位加大转移和动态清理频次。 截至目前,全市300多家垃圾产生单位和21家垃圾量10吨以上经营单位已完成网上登记和管理方案备案。 同时,规范社会源危险废物处置。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置申报、登记和电子转单制度,实现医疗机构设施环境监管和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处理和处置100%全覆盖。浪费; 加强中小学校和监测机构实验室危险废物监管力度,确保实验室危险废物规范管理和安全处置; 加强机动车维修单位危险废物规范管理,严厉打击将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处理的环境违法行为。

按照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基本不离开市场的要求,以建设“无废城市”为目标,我市今年将推进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建设。国惠污泥、环保废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 大力引进一般工业固废分类综合利用项目,针对与生活垃圾类似的无利用价值的一般工业固废,探索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处置模式。 我市还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加大对废塑料利用、处置的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排污等活动; 进一步加大秸秆禁烧监督检查力度,禁止露天焚烧农林废弃物、杂废等,对烧草、落叶、垃圾等的,严肃查处,对责任人严肃处理。被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