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四场保卫战 治理固体废物污染保护三秦净土

1253794647

固体废物数量巨大、种类多样、成分复杂。 其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治理难度大、成本高。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密切相关。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关键一环,这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生工程。” 陕西省环保厅固体废物管理处负责人表示。

坚决保卫秦岭、蓝天、碧水、净土

据统计,近年来,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陕西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陕北石油危险废物、陕南重金属废渣、关中制造业废渣、废液等,废物产生量大。 2017年,全省共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2062个,产生量136.47万吨,比上年增加39.02万吨,增长40%。 危险废物涉及34大类、71个行业、233个小类,约占全国危险废物名录的48.6%。

为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陕西省先后颁布实施了《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陕西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陕西省含油污泥处置与利用控制限量》等,并建立了陕西省全省固废信息管理系统,持续加强固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危险废物标准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处置。

2012年,陕西省环保厅开发建设了陕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成功运行污染源管理、许可证管理、联令管理、实时监控四大系统。 2013年起,陕西省开始运行危险废物转运电子计费系统。 从危险废物装运出生产单元厂区到处置单元厂区全过程进行GPS跟踪监控,确保转运安全,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 过程中非法倾倒。 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极大提升了陕西省危险废物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在加快危险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处置的同时,陕西省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步伐也在加快。 以陕西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为例。 去年处理废铜渣液8000余吨,提取纯铜300余吨。 仅此一项就为公司带来了超过200万元的收入。

陕西省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 陕西省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三化”原则,重点建设了陕西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和官田、陕南、陕北、关中四个危险废物处理中心。 以垃圾处置中心为补充的布局,对全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起到支撑作用。 2017年,全省危险废物利用量82.46万吨、处置量43.27万吨、储存量10.74万吨,分别占产生量的60.42%、31.71%和7.87%。

虽然陕西省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固体废物管控工作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目前,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全省还有60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尚未全部纳入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社会来源的农村固体废物和城市危险废物基础数据信息缺乏有效的统计渠道。 工业固废处置利用产业链尚未形成。

值得期待的是,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即将发布。 方案对妥善处置非法倾倒固体废物、落实污染防治企业责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快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设施。 有利于推动陕西省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为主、风险管控,打好净土保卫战。 目前,陕西省环保厅正按照“源头管理精细化、储运标准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无害化利用处置”的要求,全力做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 到2020年,陕西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基础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