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各界都在为创卫这场战役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时,肩负着城区供暖任务的供热企业也不甘示弱。
今年,主要负责东部城区供暖的山东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下属的济南热力有限公司,就继续在环保改造和文明施工方面加大投入,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投资11.8亿元实施的华电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配套工程。作为济南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重点工程之一,今冬它将为城区送来节能环保的热源,可谓济南热力有限公司节能环保的大手笔。
余热输入今年底可供暖800万平方米
要留住济南的蓝天,治理燃煤排放是关键。这其中,遍布全市的小型燃煤锅炉就是病灶之一。
替代燃煤锅炉有何妙招,工业余热利用就是其中之一。去年11月开始,济南热力有限公司启动华电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一期管网建设工程,就是在章丘与济南城区之间建设一条暖气输送的大动脉。
截至目前,东起章丘电厂、西至机场路,沿省道102线铺设的18.3公里长输管线已完成建设,并开始注水冲洗。其间将利用全线12处放水点进行间歇性排污,确保管内无淤泥等杂物。注水完成后,济南热力有限公司还将与华电章丘电厂模拟冬季运行,进行管网冲洗及运行试验,排查并消除管网运行隐患。
预计到今年年底,来自章丘的这部分热源就能为东部城区800-1000万平方米送暖了,可替换东部城区燃煤锅炉蒸发量245吨/小时。到2016年底全部工程完工后,将为济南输送15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
配套建设小鸭供热站将替代5台小锅炉
长输管线建设只是引入章丘余热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城区后的热源如何才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中转站”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这里的“中转站”是指小鸭、唐冶片区正在建设的两处中继泵站,它们将来自章丘电厂的高温水升压,实现热水循环;同时在小鸭站隔压后,地势较高区域的用户也能满足水压需求。按照计划,一期站房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将在今年9月20日前完成。
记者在负责高新片区供热的小鸭热源厂看到,原本用于存放煤炭的封闭式煤棚已拆除,新的供热站站房正在施工。相关负责人介绍,供热站建成后,将替代这处热源厂现有的5台小型蒸汽锅炉,每年可替代燃煤4.4万吨,同时减少二氧化硫576吨、氮氧化物176吨、烟(粉)尘1500吨。
此外,唐冶供热站和中继泵站等配套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它们位于唐冶热源厂西北侧,设计供热能力为3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