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的背景挑战机遇及实现路径

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须。

能源治理_能源治理与法律_能源治理最核心的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构成重大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 2020年,中国基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 “双碳”目标具有深刻的国内外发展背景,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实现“双碳”目标也应该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面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和全局中综合考虑。 和应对。

一、“双碳”目标提出的背景

(一)世界背景

目前,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约510亿吨温室气体。 为了避免气候灾难,人类需要停止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并实现零排放。 《巴黎协定》规定的目标要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立即明确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尽快达到碳排放峰值,实现碳净增零到本世纪中叶排放量。 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温度相对工业革命前的上升幅度将控制在2℃以内。 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明确了碳排放达到峰值后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 芬兰确认瑞典、奥地利、冰岛等国将在2035年实现净零排放,瑞典、奥地利、冰岛等国将在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欧盟、英国、挪威、加拿大、日本等将碳中和时间节点定在2050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努力尽快达峰,与其他国家共同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本世纪中叶左右的排放量对于全球气候应对至关重要。

(二)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加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绿色经济技术领跑者,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 事实证明,只有转变发展方式为绿色发展方式,才能适应自然规律。 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2020年,基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中国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 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污染减排减碳技术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系统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未来,中国将着力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开放、包容、有凝聚力的经济、政治、社会体系,形成以更加绿色、更加高效、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力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共同书写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2、“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阶段。 实现全面绿色转型的基础仍然薄弱,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 目前,我国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还有不到10年的时间,距离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也只剩下30年左右的时间。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时间更短、范围更大。 更大、更困难。 但从辩证的角度看,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也是催生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过程。 我国要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从绿色向绿色转型。 在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会和动力。

(一)面临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 目前,中国的煤炭和石油消费量较高。 从能源供应体系到能源消费行业以及相应的重大基础设施,需要在2060年之前全面实现脱碳升级,这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双碳”目标下,高耗能领域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能源消费强度控制的重点之一。 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领域将面临主要产业更替的严重冲击; 钢铁、有色、化工、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为主的领域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

技术创新高要求带来的挑战。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CCUS技术链的开发和应用水平不一致。 低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等技术创新需求逐渐增加。 如何在清洁能源运输优化、储存等技术上实现突破,如何有效应用、升级并逐步成熟碳捕集技术,都是“双碳”目标面临的巨大挑战。

区域财政可持续性面临的挑战。 山西、内蒙古、陕西、黑龙江等主要矿业省份; 青海、内蒙古、云南等电力大省; 贵州、甘肃、青海等主要建设省份; 地方财政高度依赖采矿、电力、建筑业。 “双碳”战略的实施,势必会对相关地区主导产业的产能产生巨大影响,导致经济效益降低、产能过剩,对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区域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 能源和经济的低碳转型必然导致高碳排放资产价值下降,导致资产搁浅、高碳资产泡沫破灭、高碳行业企业消失,贷款和债券违约风险和投资损失增加,从而成为区域性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风险源。

(二)面临机遇

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带来机遇。 “双碳”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体制变革。 快速的绿色低碳转型为中国提供了与发达国家同起点起步的重大机遇。 中国可以主动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社会观念等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系统性变革,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水平。 。 5G、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如果布局得当,将为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得天独厚的机遇,推动国内产业加速转型,有效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巩固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科学技术。

为低碳、零碳、负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2010年至201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达818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市场。 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人数超过400万人,占全球该领域就业总量的近40%。 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和低碳技术价值链将成为重中之重。 中国还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绿色经济就业机会,催生各种高效电力技术和新能源汽车。 、零碳建筑、零碳钢材、零碳水泥等新型脱碳技术产品,推动低碳原材料替代,升级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低碳、零碳新碳、负碳产业体系。

为绿色清洁能源发展带来机遇。 在我国能源产业格局中,产生碳排放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4%,而水电、风电、核能、光伏仅占16% 。 目前,我国光伏、风电、水电装机容量约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位居全球领先。 如果2060年实现碳中和,核能、风能、太阳能的装机容量将分别超过现在的5倍、12倍、70倍。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将进行能源革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进一步开辟清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为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带来机遇。 “双碳”目标将帮助中国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生产方式、加快节能减排转型、培育新商业模式,从而实现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总体目标。 环保产业将从单纯依靠投资建设为主要模式的末端污染治理方式,转向以运维服务和高质量绩效标准为考核指标的方式。 企业还将加快制定绿色转型发展新战略,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化业务推动商业模式转型和数字化商业生态重构,用制度和技术创新形成低碳、低成本的发展模式绿色低碳投融资合作模式。

三、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

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须。 我国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大局中综合考虑,按照源头防控、产业调整、技术创新、新兴产业的路径加快推进。耕耘,绿色生活。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将推动“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推进源头防控。 按照30、60目标加快碳减排步伐,强化源头控制,防止经济陷入高碳锁定。 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碳减排作为源头治理的“窄鼻子”,坚持源头预防、综合施策,切实转变观念和方法,加强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调治理。 推进污染防治精准化、科学化、法制化、系统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两高”项目,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环境准入,开展排查统筹推进污染减排和碳减排,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治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 电力脱碳必须先于更广泛的整体经济脱碳。 要加快电力工业脱碳和结构转型,加快发展清洁高效能源,逐步淘汰不采用CCUS技术的燃煤发电,快速增加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组合技术发电量可再生能源,以核能为辅,碳捕获、利用和储存。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 推动终端制造业电气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当无法实现电气化或无法获得电气化经济效益时,制造和交通领域应采用氢能、生物质能等燃料。 加快发展碳汇等环保产业,利用脱碳和碳汇技术,对脱碳困难的设施和工艺实现碳中和。 重点加强对生态农业、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等产业的产业支撑,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善碳汇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

加强技术创新。 支持科研人员研发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等离子体人工光合作用、微矿物分离等关键技术,整合减碳、零碳、负碳技术。 采用创新工艺,利用热泵技术改变现有设备和工艺的运行模式,促进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积极推广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关键技术、先进能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显着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推动突破和新型清洁能源回收再利用技术。 成熟。 加快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绿色经济技术中的应用,提高重点行业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促进能源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绿色低碳新型产业。 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推广合同能源管理(EMC)服务,扩大低碳绿色产品供给。 构建碳排放和气候变化投融资政策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碳交易市场。 支持碳金融活动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建立有利于低碳技术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探索碳期货、碳期货等衍生产品和业务。设立碳市场相关基金,盘活碳交易资产。

倡导绿色生活。 开展全民碳达峰行动,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公众绿色低碳意识,倡导简单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转变走简单、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道路。 。 推广应用远程办公、无纸化办公、智能建筑、智能交通、产品去物质化等技术,开展创建节能机构、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行动,打造碳中和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示范村镇。 继续在生活中推广绿色建筑、低碳交通、节水器具,以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 培养公民形成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办公、绿色采购、绿色消费习惯,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