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
5月21日,在第十八届国际固废管理与技术大会暨2023全球固废论坛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教授全面解读了“南海经验”建设“无废城市”——汉澜模式《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同济大学及行业专家编写,并经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执行主任李金辉等专家审阅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 梳理了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全面调研佛山市南海区固废综合管理情况,总结固废行业采取的有效措施,助力建设无废城市。 “无垃圾城市”。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三亚市人民政府、海南省生态环境厅、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联合主办。 它是国际固废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和技术交流会议之一。 包括8名中外院士在内的200余名国内外高级专家、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就“无废城市”建设、碳中和、碳达峰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 戴晓虎教授结合佛山市南海区建设“无废城市”的经验,提出了完善固废管理的相关建议,反响热烈。
建设“无废城市”三大建议
《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现状,结合佛山南海固废管理先进经验,对“无废城市”建设提出三大建议“无废城市”:一是从源头到末端全链条协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能力; 二是通过大规模集约化提高固废协同处置处置效益; 三是加强政企协作,激发“无废城市”参与者活力。
可复制的固废综合治理先进经验
会上,戴晓虎教授详细讲解了佛山市南海区固废综合管理在顶层规划、模式创新、数字智能赋能、高效监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南海区着力打好“规划牌”,全面规划从源头到末端的固体废物产生、分类、收运、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全过程管理。 戴晓虎教授对协同加工、资源循环利用的工业园区模式给予高度认可。 他认为,“园区式”固废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综合成本,促进固废管理、污染减排和碳减排的协同作用。
依托固废处理领先企业汉澜环境打造的“纵横一体化”固废管理产业园模式,前端环卫、中端收集转运、末端处理一体化模式形成对城市垃圾(包括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等)、一般工业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垃圾等污染源的纵向、横向一体化协同处理,为城市固废管理提供方法从供应端到全链条体系。 工业园区环境管理设施高标准建设和运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提质增效,实施透明化、常态化、专业化监管,实现与周边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并与邻居保持密切关系。 利润。 该产业园模式已在孝感、开平、饶平、晋江、安溪、简阳、惠安等地区进行不同复制。
同济大学戴晓虎教授
建设“无废城市”的七大启示
戴晓虎教授表示,佛山南海以固废处理龙头企业为支点打造产业园的模式,为各地“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样本,对于提升综合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城市固体废物管理。 戴晓虎教授结合“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以及减污与减碳的协同要求,阐释了“南海经验——汉澜模式”的启示》关于建设“无废城市”:
一、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统筹推进。
2、推出固废行业标杆,为环保产业赋能。
3、以产业园区模式为支点,延伸固废管理“纵横一体化”推进模式。
4、产业园区模式可因地制宜、差异化复制。
5、将“大脑”融入“无废城市”建设,让监管更加“智慧”。
6、将“无废城市”建设与减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7、充分发挥环保设施的社会价值,增强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获得感。
张汉伟 汉澜科技首席技术官、汉澜研究院院长
在同期举行的第三届材料循环与碳中和跨学科前沿学术研讨会上,汉澜首席技术官、汉澜研究院院长张汉伟分享了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未来,汉澜将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固废管理的服务价值和成效,聚焦资源化利用,促进企业间协同处置、能源交换、资源交换。各种固体废物。 回收利用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价值,推动固废管理向“高效、高值、规模化利用”升级,在建设“无废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更高效的固废管理技术和模式。城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