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实行“乙类、乙类管控”。 全国疫情总体情况如何? 出入境开放后,国内会不会出现第二轮感染? 近日,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新型冠状病毒冬春季相对活跃
1月8日实施“B类、B类措施”合适吗?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从科学防控的角度来看,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选择更为合适的时间。 除了医学疾病的因素外,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人口因素等诸多因素,特别是人群免疫水平的变化: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它现在是Omicron变种的亚型。 其传播性和免疫逃避性增强,但致病性明显降低;
◆从人群免疫水平来看,我国主要依靠免疫接种获得主动免疫。 目前状况较好,全程人群免疫率超过90%;
◆医疗系统救治准备、相关储备和能力较为充足。
梁万年表示,确定的时间安排科学、适当,符合有关要求。
全国疫情总体情况如何?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亚辉表示,去年12月中旬,全国发热门诊就诊量进入快速增加阶段。 到了12月底和今年元旦,急诊科就诊量达到高峰。 急诊高峰意味着重症救治高峰也同时到来。
目前,全国主要城市正在度过或已经度过感染高峰,急诊出现下降迹象,重症监护处于高位。 春运前,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已出现感染高峰。 按照目前趋势,春运期间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可能会出现突发重症病例高峰。
农村出现感染后如何及时救治?
有没有相应的安排?
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付伟表示,我们在农村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和安排,为群众提供及时救治:
◆ 加强基层发热门诊建设,实现设施一应俱全,基本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发热门诊全覆盖。
◆加快对症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调配,按照辖区服务人口15%-20%的比例及时提供;
◆ 加强基层制氧机、氧气带、氧气瓶等设施的配备;
◆ 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全程培训。
开放入境后,国内是否会出现第二轮感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表示,我们正在了解和追踪各国流行的新病毒株,也在监测国内疫情的病毒株突变情况。
从国外回来的人中检测到的毒株是否会引起新一轮的流行,取决于变异毒株与我们刚刚传播的毒株的结构相似程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该突变也是Omicron家族的亚型分支突变,因此立即引发新一轮传播风险的可能性应该不会太大。
-结尾-
来源丨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