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位于南海之滨,毗邻香港、澳门。 特区面积约1997.5平方公里。 2021年末常住人口约为1768.2万人。 人口密度高达8852人/平方公里。 2021年经济总量约为3.07万亿元,具有典型性。 具有“三大三小”的特点,即深圳是经济大市、工业大市、人口大市。 又是一个空间小、资源小、环境容量小的小城市。 近年来,深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美丽城市建设中国与生态文明.
深圳“无废城市”建设取得成效
作为中国改革的先行者,深圳于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并将继续入选100个“无废城市”之一2021年全国建设城市。自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深圳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大胆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新路径。建设“无废城市”,积极谋划“无废城市”建设,制定了“起步”、“跟随”、“并行”、“领先”四阶段建设目标。 “起步”阶段:到2020年,初步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模式,固体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以下”阶段:到2025年,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显着提高; “并行运行”阶段:到2035年,主要指标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固废源头减量效果显着; “领先”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各项指标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树立“无废城市”国际标杆。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形成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低碳化综合治理的“深圳模式”。
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无废城市”建设框架体系
深圳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无废城市”试点领导小组(现纳入污染防治深度治理指挥部)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发布,“无废城市”建设任务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政治协商会议,深圳市政协设立委员会会议,形成系统的“无废城市”建设监督考核机制。城市”。
深圳创新体制机制,系统构建了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大体系。 “四轮驱动”推动固废管理体系现代化,为固废管理和城市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构建长效常设的制度体系。 深圳市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优势,制定实施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绿色建筑条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6项固体废物管理相关地方性法规。 100多个“无废城市”政策文件,形成了符合深圳实际的有效“垃圾治理”体系。 二是构建规范开放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建设的主体是企业,关键在企业。 深圳市狠抓固废处置短板,实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集中征收改革,搭建危险废物处置交易平台; 按照B2B商业模式,系统地构建生产废弃物单位和经营单位之间的信息化。 需求网络累计孵化培育固废利用处置骨干企业134家,有效有序推动固废管理产业发展壮大。 三是完善科学领先的技术体系。 深圳共发布72项标准指南,填补建筑垃圾排放限值空白,细化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的标准化环境管理要求。 创新关键科技技术25项,新增专利33项,其中5项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先进适用技术目录,3项荣获2020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科技奖。 建设12个高端科研平台,设立3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个广东省省级工程中心、3个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不断创新科学“三废治理”技术手段。 四是强化智慧高效监管体系。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产业优势,构建“来源可追溯、过程可追溯、处置可监控”的全流程智能闭环监管体系。 结合固废智慧监管平台,开发视频远程在线执法系统,实现“在线检查、不面对面、确保安全”,提高执法监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补齐短板,推动固废管理能力从“量变”向“质变”
自“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以来,深圳大力提高固体废物本地化利用和处置能力。 目前,已有211个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成投产,当地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增至26.1万吨/天,高于试点。 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各类固体废物均已实现100%无害化处理。 在生活垃圾利用处置方面,建成了5大能源生态园区。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能力提高至2万吨/日左右。 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 同时,开展了餐厨垃圾、污泥、粪便的协同处置。 建筑垃圾利用处置方面,建成固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52座,利用处置能力21.5万吨/日。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就地利用处置比例由21%提高到21%。 38%。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方面,已建成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利用、处置设施29个,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规模达到3890吨/天。 污泥利用处置方面,建成污泥干化设施22座,海丰电厂污泥掺配工程投入运行。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全部作为能源和资源化利用。
践行“无废”理念,创新建立固废综合治理新模式
一是实行精细化分类管理,构建生活垃圾全链条精细化管理模式。 深圳市出台《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依托强制分类,构建生活垃圾全链条分类管理模式。 通过开展“蒲公英计划”,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推动源头减废; 实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期定点监管”模式,确保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性; 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奖惩措施,鼓励公民积极分类; 创新“大分流、大细分”的具体推进策略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建设高标准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对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后无害化处理,实现“零填埋” 2021年10月,深圳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率达到50.5%,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
二是落实源头排放配额,完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链。 深圳土地资源相对紧张。 为解决建筑垃圾处置问题,一方面,深圳从源头考虑,出台了《建筑垃圾排放限值标准》、《建筑垃圾减排及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和《深圳“十项”实施方案》。 《“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建筑垃圾管理规划》规定了建筑工地垃圾排放总量,并提出“新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工程泥)排放量”。 《建筑施工工地》《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含工程渣、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得超过300吨,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得超过200吨》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促进建筑垃圾从源头减量化。 另一方面,深圳大力发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拆迁与综合利用一体化管理,房屋拆迁与综合利用捆绑实施; 开展综合利用产品应用,牵头在政府投资的住房建设、交通、水务、园林绿化等项目中各选择两个项目试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从设计、图纸审查入手建设项目的施工、验收等环节,并在适用部位使用10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截至2021年9月,深圳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高达99%。
三是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形成一般工业固废园区化利用处置模式。 自“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以来,深圳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建立了园区一般工业固废集中收集、运输和处置的新模式,发布了制定《深圳市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 编制园区环境标准化管理相关制度,由管企业向管园区转变,解决小散企业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问题。 此外,深圳通过推广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打造了完整的绿色制造体系。 截至2021年9月,深圳市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
四是立足服务工业和废弃物企业,建立危险废物全周期智能管控模式。 深圳市立足优化营商环境、倡导服务至上理念,编制了《深圳市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设施布局规划》,创新建立社会来源危险废物“集中收运”模式,同步推进危险废物“一证”收集。 运输管理改革从降低收运企业运营成本、解决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处置困境入手。 此外,深圳推出危险废物处置交易平台,为废物生产经营企业搭建便捷的信息桥梁,极大优化营商环境。 目前,深圳市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8%,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为强化全程监管,深圳开发了危险废物信息监管平台,创新视频远程执法模式,规范企业危险废物检查形式。
五是推动厂内减容减容,建立城市污泥燃煤电厂充分混合燃烧的能源利用模式。 深圳市在全市推广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全面推进污泥源头减量化,制定了《净水厂深度脱水改造实施方案》,发布了《深圳市净水厂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导则》建议城市污泥现场配伍稳定,含水率低于40%,污泥不外流。 建立以城市污泥深度脱水为基础,将城市污泥全部混合焚烧,变废为宝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城市污泥的充分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彻底解决城市污泥长期化的高风险。深圳污泥长期依赖异地处置。 最大限度地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城市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十四五”期间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策略
为实现到2035年“源头减少排放、资源充分利用、垃圾零填埋”的长远目标,“十四五”期间,深圳将继续入选全国百个城市之一。以国家“无废城市”为契机,以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废减碳为建设重点,《深圳市“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指示,深圳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把建设“无废城市”作为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全民减废、资源循环利用、零填埋、低碳发展”目标为指导,全面实施八项重大行动计划。
聚焦绿色生活、绿色发展、绿色生产,开展全民减废行动
绿色生活方面,全面推进“绿色细胞工程”、绿色快递、绿色外卖,倡导“光盘行动”,深入开展禁塑限塑工作,促进垃圾减量联动以及生活领域的减碳。 绿色发展方面,深化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实施建筑工地、外运处置“两限”; 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到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升。 绿色生产方面,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着力构建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核心,以绿色数据中心为支撑的绿色制造体系,推进绿色产品设计,加快推进绿色制造。推广传统制造工艺。 升级改造,推动污染减排和碳减排协同,到2025年,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考核的工业企业比例达到75%以上。 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向零增长”。
聚焦精细化管理,开展分类征集行动
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完善生活垃圾全流程分类回收体系建设; 试点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系统,推广物联网技术在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定价和计量新模式; 加强低附加值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 推动工业固废分类收集,加强一般工业固废标准化储存间建设,完善分类和暂存体系,推进工业固废园区集中收集、储存管理,实现分类管理100%覆盖工业固体废物; 开展工业园区危险废物集中收运试点工作。 加强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推动建立建筑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创建现代化标准环保建筑工地,推动建筑垃圾源头精细化分类收集。 完善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分类回收处理体系,实现基本农田100%覆盖,探索建立有偿回收机制。 加强海洋垃圾分类管理,探索船港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联合建设和运营者培育管理; 建立公共水域漂浮垃圾清理卫生长效机制。 严厉打击非法海上倾倒固体废物行为。
聚焦绿色低碳,开展资源循环利用行动
建筑垃圾方面,重点推进建筑垃圾和拆迁垃圾综合利用,加快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建设,畅通建筑垃圾产品综合利用渠道。 计划到2025年,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达到85%。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5%。 对于生活垃圾,一方面要对餐厨垃圾进行深度资源化利用,着力解决堆肥、沼液、沼渣等产品应用中的“阻碍”问题,推动“变废为宝”。餐厨垃圾“变材”; 另一方面,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能力建设,计划新增8950t/d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推动生活垃圾“变废为能” 。 对于工业固废,推动粉煤灰、矿渣100%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开辟再生原料市场应用渠道。 规划到2025年,重点行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 针对市政污泥,全面推广市政污泥干化+燃煤电厂掺混的技术路线,确保市政污泥全部安全处置。 此外,协调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开展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产业试点示范,推动报废汽车拆解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产业快速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动力电池梯级利用。
着力提升能力,开展安全处置行动
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规划到2025年,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能力达到130吨/日。协调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固定消费场所、水运中转设施建设。减少外运和处置量,建筑垃圾就地利用和处置比例提高到50%以上。 推动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等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和示范。 推进河底污泥、沟渠污泥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取消新建住宅区化粪池试点。 推动去工业化升级转型,高标准推进深山生态环境科技产业园建设,建立城市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保障设施。 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80亿元。
聚焦先行示范,开展“五大改革、六大创新”行动
五项重大改革举措是:深化固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明确市、区两级职责分工,提高固废管理效率; 深化固废就地处置跨区域生态补偿体制机制改革,破解“邻避效应”。 推进危险废物“一证”收运服务改革,解决小微工业、废弃物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处置困境; 推广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建立危险废物跨省协同处置体系。 深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城市污泥等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和电子表格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全流程标准化管理。 六大创新是:创新打造固废治理高端技术平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创新一般工业固废利用处置模式,打造B2B模式的一般工业固废处置与交易平台; 创新固废诚信管理模式,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罚”的固废管理机制; 创新绿色金融救助方式,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创新“环境管家、环境顾问、环保总监”监管模式,实现固废立体网格化管理; 创新建立固废智慧监管立体服务体系,形成“纵向到下、横向到边缘”的监管格局和服务模式。
聚焦全民共建,开展“无废文化”行动
打造海报及新媒体、地铁、公交出租车、机场、住宅电梯等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宣传平台,建设“无废”低碳园区、“无废”工业园和居民社区,开展“无废”“文化”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无废文化”传播矩阵,建设一批宣传示范教育基地; 开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向社会开放活动,动员公众积极参与,营造社会户户知晓、人人参与的局面,营造“无废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把建设“无废城市”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聚焦合作共赢,开展区域合作行动
完善固体废物处置交易平台,强化跨区域利用处置生态补偿。 通过深化深港两地“无废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交流合作,深化深莞惠经济圈(3+2)固废管理合作,推动生态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进一步推进“无废城市”,采取技术交流等积极措施,建立区域固废协同治理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城市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实现各方共赢。
聚焦“双碳”目标,开展减废减碳行动
一方面,分行业、分领域逐步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碳排放核查制度; 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打造规则流程明确、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台完善、商业模式可持续的体系。 碳普惠生态。 其中,重点是推动居民绿色生活与碳普惠深度融合,建立基于绿色生活场景的碳减排激励机制; 同时,构建工业绿色发展与碳普惠深度融合机制,将固废源头减量与资源循环利用结合起来,将贡献的碳减排量纳入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使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抵消补充企业碳排放配额,推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用于抵消碳市场合规。
“无废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深圳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区”等战略机遇。 “双轨改革”示范,统筹城市发展和扎实发展。 垃圾管理,推动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实现污染减排和减碳协同,努力打造特大型城市固废管理“深圳模式”。
(作者为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本文发表于《环境保护》杂志2022年第23期。 转载时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