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向万院士治理农村散煤燃煤刻不容缓

能源治理体系_能源治理_全球能源治理

全球能源治理_能源治理体系_能源治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主席杜向晚

近日,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大宗煤炭综合治理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主席杜向晚出席大会并指出,我国散装煤炭管理做了大量工作控制煤炭燃烧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一步还需进一步努力实现清洁替代。 煤炭管理首先要控制的是散煤。 近两三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不断增加。 到2030年,甚至更早,煤炭散烧问题要基本解决。

杜向万指出,解决散煤问题至关重要。 煤炭在农村能源消费中仍然较为重要,约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55%。 现阶段,农村使用的散煤大部分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废气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会排放大量烟尘、温室气体和酸性气体,是造成农村地区燃煤污染的主要原因。造成空气污染和雾霾的原因。 它破坏和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它比大型锅炉使用的精煤污染要严重得多。

杜向万建议,散煤处理应先建立后销毁。 一是保障居民和行业使用。 在满足清洁取暖供暖需要的前提下,要做好散煤管理。 解决清洁取暖问题,必须向西北、东北方向发展。

杜向万介绍,要大力发展农村能源革命。 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自2017年7月启动农村能源革命试点以来,兰考县全面淘汰了柴草、散煤,清洁取暖普及率从14%提高到14%。 提高到99%。 “兰考的太阳能、风能资源不是最好的,但有能力发展集光伏、风电、生物天然气、智能电网、地热供暖、垃圾发电、智能交通于一体的低碳能源网络表明其做法是确定的。 普遍性、代表性、普遍性。”

杜向万指出,我国1/3以上的地区有地热供暖,清洁供暖必须用好地热能。 此外,我国各行业余热利用率较低。 工业余热总量大概足以供整个北方供暖,但目前使用量相对较少。 因此,在推动风能、太阳能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余热及余热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