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G20框架下全球大宗能源市场治理机制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讯:能源资源价格波动是造成和加剧全球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 尽管地球现有能源资源储量和开采能力能够满足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需要,但由于货币体系、过度依赖能源等因素,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实体经济的供需关系。投机、垄断经营和地缘政治。 ,经常经历较大的波动。

保持能源资源市场稳定符合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和能源资源出口国的共同利益,有利于消除经济危机隐患。 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中,应建立全球大宗能源市场治理机制,并将其纳入二十国集团(G20)讨论范围。 其目标是制定公平、合理、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形成大宗能源市场预测预警、价格协调、金融监管、安全应急等多边协调机制,使全球能源市场更加安全、稳定、可持续。 。

三大因素导致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和下跌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和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从全球来看,能源资源储备较为丰富。 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按目前速度分别可开采46.2年、58.6年、98.4年,煤炭、铝土矿保障能力超过100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水平的提高,大多数能源资源储量仍有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全球单位GDP能源消耗正在下降。 因此,现有能源资源储备总体能够满足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需要。 但全球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生产和消费集中度较高。 这就决定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依靠自己的资源来满足发展需要。 客观上,它需要能源资源的全球配置。

能源价格暴涨暴跌,加剧世界经济波动。 全球经济处于扩张期,能源资源贸易量和价格上升,通胀和过热风险加大; 当全球经济处于收缩期时,能源资源价格下跌,加剧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 例如,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每一次全球经济衰退都发生在石油价格达到顶峰之后。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能源资源价格从高位暴跌,与实体经济衰退相互作用,加剧了经济危机。 经济复苏期间,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推高通胀,阻碍经济复苏。

中国是能源资源的主要进口国。 全球金融危机初期,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挫伤了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 随着危机加深,能源资源价格下跌,企业加速去库存,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复苏阶段,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能源资源价格再次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剧烈波动?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和边际成本决定的。 然而,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国际能源市场过度金融化。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和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能源资源的复杂衍生品大幅增加,投机活动增多,导致能源资源价格偏离供需关系,引发剧烈波动。 就石油而言,大量机构投资者和庞大的对冲基金以投机为目的参与石油衍生品交易,造成近年来国际油价大幅波动。

其次,全球能源资源和价格被垄断。 少数国家和公司控制着一些重要能源资源的探明储量、供应量和定价权。 例如,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控制着约70%的铁矿石国际贸易量。 2003年以来,在他们的控制下,铁矿石价格除金融危机期间短暂下跌外,持续大幅上涨,使得全球钢铁行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第三,国际能源资源问题政治化加剧。 为保证自身供应,主要能源资源消费国越来越多地诉诸政治、外交甚至军事手段。 能源资源输出国以资源为“武器”,谋求更高的国际政治地位和更大的经济利益。 资源国不断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正常的贸易、投资、并购活动经常受到政治限制和干扰,严重影响全球能源资源配置。

稳定全球能源市场意义重大

保持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对于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家和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

稳定全球能源市场有利于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对外能源依存度不断提高。 石油、铁矿石等能源资源价格成倍上涨,增加了工业原材料成本,压缩了企业利润,削弱了国际竞争优势。 同时,这也导致了国内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 长期来看,到202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品中只有6种能基本自给; 即便是国内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也会大量进口。 未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持续增加。 保持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基本稳定,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和市场,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投入更多资金用于转型。 经济发展模式将改善和延长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稳定全球能源市场有利于新兴经济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是能源消费大国,部分新兴经济体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 每年全球新能源贸易量大部分发生在这些国家。 他们面临着加快发展、消除两极分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任务。 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将加大资源消耗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影响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稳定性。 新兴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稳定的全球能源市场可以保持强劲增长,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复苏。

稳定全球能源市场有利于发达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发达国家是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最早的受害者。 长期以来,这些国家利用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和强大的资源型跨国公司,争夺世界各地的各种资源。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还试图通过某些国际合作机制来稳定能源市场。 但国际能源组织的代表性日益不足,与欧佩克的对抗加剧,作用逐渐下降。 其他资源领域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组织和机制。 进入新世纪,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与能源资源国开展了广泛合作,进一步影响国际能源资源市场现有格局。 通过一定的国际合作机制实现能源市场稳定,有利于发达国家获得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避免遭受能源供应中断、价格突然上涨等能源安全威胁。

稳定全球能源市场将有助于能源供应国获得长期稳定回报。 价格波动对于能源供应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当物价大幅上涨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加速,他们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也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经济放缓也会带来物价大幅下跌。 政治上,长期高价将使能源资源供应国和跨国公司面临国际社会的谴责和政治压力。 人们会把失业、贫困、环境恶化等问题与高物价、垄断利润联系起来,并将矛头指向这些出口国和跨国公司。 然而,供应国的能源资源往往被少数寡头垄断。 物价上涨的好处无法惠及全体人民,而衰退的成本却要由全体人民承担。 从长远来看,能源资源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必然引发节能减排和寻找替代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从而减少消耗,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保持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在合理水平,有利于供应国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从而促进其经济持续增长,提高国民就业和社会福利水平。

G20框架内的全球治理

如何维护大宗能源市场稳定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G20、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众多合作机制的形成告诉世界,当国际社会遇到共同问题时,可以通过建立共同规则来解决,也就是全球经济治理机制。

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主要是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在G20合作机制下开始改革全球金融体系,加强对金融创新和资本流动的监管。 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改革正在世贸组织机制下的多哈回合谈判中进行。 能源资源安全体系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讨论主要局限于国际行业组织和区域合作组织,没有全球性的合作机制。 为了稳定能源市场,需要建立包括能源供应国和消费国在内的集体安全体系。

G20框架下大宗能源市场全球治理必要、可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治理逐渐从发达国家主导的七国集团、八国集团转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的二十国集团。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期间,G20框架下出现了一些管理世界经济的新规则。 其约束力不断增强,代表性和广度不断增强。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二十国集团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 目前,二十国集团GDP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85%,人口约40亿。 G20国家涵盖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以及主要能源供应国和消费国。 他们有能力承担能源资源市场的全球责任。 治理的基本条件。

2011年2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将大宗商品问题纳入公报,并成立工作组分析资本流动对价格的影响。 同时,G20下还成立了化石燃料补贴、化石燃料价格波动、清洁能源和能源效率三个工作组。 2011年11月,中国领导人在戛纳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强调,要推动形成更加合理、透明的大宗商品定价和调控机制,实现并保持合理稳定的大宗商品价格。 这一观点得到与会各国和国际舆论的赞赏。 本次峰会公报还指出,G20国家认可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关于完善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认为应赋予市场监管机构有效干预权力,特别是监管机构。拥有和使用正式职位的管理能力。 尽管G20讨论的大宗商品仅涉及能源和食品,但这些行动表明G20愿意成为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平台。

在G20框架下开展大宗能源市场全球治理符合各国普遍利益,也能为各方接受。 在此体系框架下,主要能源供应国、消费国、过境国坐在一起,共同讨论能源政策、市场建设、定价机制、运输通道安全等重大问题,形成约束机制和联合行动计划,从而建立集体安全体系。 无论是资源丰富国家还是资源贫乏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面对国际能源资源新形势,都可以支持建立国际能源资源市场治理机制。

治理机制理念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深入推进,稳定能源市场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国际社会应抓住这一机遇,推动建立全球大宗能源市场治理机制,并将其正式纳入二十国集团峰会讨论范围。 我们应该与国际金融体系、自由贸易体系一道,相互合作、协调,共同履行全球经济治理义务。 防止新的全球经济危机的责任。

在G20框架下,构建全球大宗能源市场治理机制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建立公平、合理、有约束力的能源预警、监管和监督多边协调机制,使全球能源资源市场更加安全、稳定和可持续。

– 安全。 包括供应安全,全球范围内能源资源的及时、充足、经济配置; 使用安全,开发、生产、转换、仓储、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无危险、无威胁、无事故。

——稳定下来。 包括稳定物价,降低暴涨暴跌带来的风险; 供需稳定,保持生产与消费平衡; 政策稳定,有效协调国家政策和相关标准,降低不确定性风险。

– 可持续的。 包括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整个产业链的相关参与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建立全球大宗能源市场治理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自由竞争原则。 健康的国际能源市场应该是一个消除垄断、充分竞争的市场。 运用全球治理,减少政府对能源资源供给和消费的直接干预,打破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重垄断,增加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广泛代表性原则。 全球能源资源市场治理的参与者应具有广泛代表性,主要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资源供应国和消费国政府以及企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等层面。

三是互利共赢原则。 坚持公平交易、合理配置理念,避免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的“零和博弈”,妥善解决贸易投资争端,共同维护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

四是可操作性原则。 G20应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规则。 各相关参与主体应恪守承诺,接受有关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相关规则切实可行、可操作。

初步考虑,全球大宗能源市场治理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信息报告机制。 在能源资源供应市场上,建立全球信息沟通机制,提高能源资源交易透明度,减少或消除对能源资源市场的行政干预或垄断。 建立全球能源资源交易数据库,协调各国报送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数据,要求相关机构公布交易头寸、保证金金额等重要指标。 加强需求预测,引导理性消费,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建立价格协调机制。 制定市场竞争规则,建立价格稳定机制。 进一步放开价格管制,打破某些国家和企业对某些能源资源的价格垄断。 建立能源资源期货市场和全球储备体系。 当价格波动严重且异常时,将采取增加保证金头寸、动用准备金等措施来缓解价格波动。 建立各国能源补贴、生产、贸易、投资政策协调机制,防止各国独立制定政策造成外部性。

建立金融监管机制。 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能源资源市场体系改革挂钩,建立全球能源资源衍生品市场金融监管机制,加强资本流动和金融创新监管,防止重要能源过度金融化和杠杆化资源,并减少金融或矿业寡头在商品市场进行大规模投机和价格操纵。

建立安全应急机制。 建立全球能源安全应急机制,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开展能源运输供应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联合演练。 有关国家要及时通报威胁海陆运输通道安全的犯罪活动、地震海啸等不可抗力造成供应中断以及其他原因造成大面积环境破坏等安全信息。

建立合理的消费机制。 引导国际能源资源消费走向清洁化、低碳化,在国际社会建立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组织体系。

建立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机制。 改善能源贸易投资环境,进一步放开价格管制和管道限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建立统一的区域和全球能源市场。

将全球大宗能源市场治理机制纳入G20框架需要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 我们政府应该积极推动、有所作为。 可在国际场合按照双多边结合的原则,积极与二十国集团国家就建立能源资源市场治理机制进行磋商,并在适当的多边场合向国际社会正式提出建立这一机制的建议。 机制并积极推动落实。

(其他作者:王军、曾绍军、张焕波、刘向东、马志扬等)

【范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能源、环保等公共政策研究】

能源治理体系_全球能源治理_能源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