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最好应该基于通常探讨的问题。 写论文主要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情请参阅下面的本科毕业论文。
农业生产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对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循环。 石化产品(如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等)的广泛、大量使用,破坏了原有物质循环的平衡和稳定,使农业生产活动成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农业用地释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以上[1],使农业发展陷入新的困境。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发展理念转变。
发展低碳农业,除了坚持低碳经济内涵外,还要突出资源高效利用、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生态经济、突出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碳汇减排。 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农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护生物圈碳平衡。 低碳农业的发展以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为基础,减少石化产品的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环境。 提高经济效益[2]是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有效形式。
一、低碳农业是石化农业的体现和超越
低碳农业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针对现代石化农业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等弊端,从保护资源环境的角度提出的。环境。
近百年来,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生产了足够人类的粮食,一度让人们欣喜若狂。 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石化农业增加粮食产量。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采取引进高产作物、提高复种指数、改善灌溉条件、使用化肥等措施,满足人口增长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增加化肥使用量的初衷是为了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研究,1949—1998年粮食年消耗量与氮肥年消耗量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77[3]。 在实现粮食高产的同时,氮肥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 2017年,中国氮肥施用量近3000万吨,约为1960年的55倍; 2017年,我国化肥消耗量5108万吨,氮肥过剩近1000万吨[3]。 随着对化肥等产品的依赖和广泛使用,过量的化肥不断被释放到环境中。 我国化肥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其余均被浪费[4]。 在我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而流失农田的氮肥超过1000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5]。 氮肥工业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 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水、电,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可见,氮肥的过量使用间接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
石化农业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后患:一方面,大量消耗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增加农业成本,降低农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大量消耗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增加农业成本,降低农产品竞争力。 另一方面,大量农药化肥残留污染农村土壤、水、空气和农产品,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退化的双重后果,严重威胁人类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来源,而土壤圈是重要的碳储存和转换器。 土壤碳库主要是有机碳,来源于动植物、微生物的遗体、排泄物、分泌物等。 这些成分分解后以土壤腐殖质的形式存在,比较稳定。 低碳农业注重降低农业能源消耗和排放总量,注重环境保护、节约利用资源,将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维护生物多样性; 生产各类无污染、无污染的产品。 农产品等利用自然力量和科技手段,实现农业生态过程的有效循环,保证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 发展低碳农业可以有效抵消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和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给农业和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1]。 现阶段,理念的更新和高新技术的介入,加深了低碳农业的内涵。 低碳农业不仅提倡像生态农业一样少使用化肥农药和高效农业生产,而且农业中消耗的能源也越来越多。 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对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使用不断增加。 随着增加,应更加注重降低农业能源消耗和排放总量[6]。 低碳农业既是一个总体目标,又是一个复合技术体系,其基础应是现代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7]。 可见,低碳农业是石化农业的体现和超越。
二、我国低碳农业实践及特点
传统农村生产生活中的节地、节水、节肥、节电、节柴等,只要能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都属于传统农业。 一种有效且现实的碳减排形式。 低碳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在于,低碳农业的特点是现代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减少农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抵消农业造成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 不再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以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在土地上使用化肥可以减少30%的农业排放[8]。
近年来,低碳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已被我国广大农村所采用。 例如,2017年农业部推广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 草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利用的生态模型及支撑技术; 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生态畜牧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 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设施生态农业模式; 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这些模式及配套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农民的增收。 例如,中部地区的江西是农业资源丰富的省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山水湖”工程。 生态农业形式多样,其中“猪—沼—果”生态模式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 技术路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出发,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 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连接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加工服务业等几个不同的生态子系统,建立起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大循环系统。 例如,水果产区已形成“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 鄱阳湖水产区已形成“猪—沼—鱼”模式; 城郊“猪—沼—菜”模式已形成; 产粮区已形成“猪—沼—菜”模式。 “猪-沼-粮”模式等。沼气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融为一体,带动养殖业发展,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形成能源流、物流和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生产调整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对于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显着的作用。 昔日“山光水秀、田薄人穷”的荒凉山村,如今已出现“山青水绿、人富人富”的喜人景象。 实施低碳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基地为主要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指导农民使用有机肥。 最大限度降低种植成本,减少面源污染,有效促进低碳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