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报记者:今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成为热门话题。 5月15日召开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合作机制会议指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率先取得进展。 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大气污染治理。
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协同治霾涉及很多问题。 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分析了现状和趋势,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污染治理需要协调
协作机制初步建立。 细化停产限产、机动车限行等措施,共享污染防治信息。
淘汰落后产能、减煤、控制车辆、减少扬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加强三地重污染天联合应急处置……《大气污染防治法》出台以来行动计划》,各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了良好开局。 今年一季度,京津冀地区13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9.5%,PM10浓度下降8.3%,达标天数增加2.6 个百分点。
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已经制定并发布。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初步建立,明确了“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协调、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确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制度。重污染应急响应、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 。
北京市作为协作机制牵头单位,分别与河北省、天津市对接,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作为京津、京冀合作框架的重要内容具体落实。 协调小组还积极协调中央有关部门,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治理工作提供支持。
京津冀合作治理雾霾,河北行动至关重要。 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尹广平表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三地从具体任务出发,一一抓起。 例如,依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信息网络,尽快建成区域信息共享平台; 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并正在规范和完善。
污染防治措施的协调性还存在哪些不足?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和认为,目前合作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 例如,当工业污染源紧急停止限产时,可以通过区域协调,对上风向地区进行更多限制。 这种理念应该体现在日常管理中。 每个季节的风向不同,扩散条件也不同。 考虑建立不同季节上风向和下风向产能利用率变化调整机制。 以电厂为例,在保证电网安全和输电平衡的基础上,北方地区电厂可以冬季减产,南方地区电厂可以夏季减产。 再比如机动车的限制,可以考虑不同地区对同一数量进行限制,尽量减少对公众和区域交通的影响。
柴发和表示,目前京津冀地区的信息共享仅限于监测信息。 事实上,污染防治信息应该更多地共享。 科技部正在加紧建设污染源排放、执法等污染治理相关信息共享平台。 如果平台上看到排放量大、控制难度大、对本地区影响较大的污染源,三地可以集中技术、财力共同治理,达到区域减排和减排的效果。环境质量改善。
雾霾治理与天气预警密不可分。 去年10月,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在北京市气象局成立,建立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一体化业务平台。 中心主任张晓玲介绍,他们与北京市环保局推动合作、数据共享和会商,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和区域协调交流机制。并制作了秋冬重污染天气预报和专题报告。 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指导预报产品。
-行业需要合作
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应是“一盘棋”,建立互动关系。 京津要带动河北产业转型升级 避免“虹吸效应”反方向
协同治理雾霾离不开产业协同。
产业结构布局直接影响大气污染防治效果。 北京、天津、河北的位置是固定的。 随着风向的变化,不同的产业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涉及到整个产业的布局和产业结构的问题。 京津冀的产业布局应该是“一盘棋”。
“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最大的困难在河北省。”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国庆表示,距北京150公里的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市有25级空气污染。 经济欠发达县,北京、天津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方面还有很大工作要做。
李国庆表示,北京不仅要向重工业、化工产业转移,还要将教育、医疗、科学等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公共服务分散到周边地区,让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是“退”还是“进”。 直接承接北京非核心功能,以第三产业替代污染高耗能的第二产业,实现河北省产业升级,从根本上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目前,京津冀三个地区各自为政、独立发展、互不关联,不存在产业链。”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管理研究室主任宋应昌表示,河北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中期来看,低端制造业会更多,能源原材料行业会更多。 河北省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生产。 京津冀发展需要建立关联互动关系。 例如,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80%。 河北发展要以北京服务业带动,走互利共赢之路。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安华认为,北京、天津不仅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不强,发展红利也没有很好地辐射到周边地区,但他们也不断吸引周边地区的人才、资金和资源。 技术和产业等形成强大的“虹吸效应”,与协同治霾预期的产业和人员迁移方向相反。 要避免这一问题,就要调整利益格局,促进市场要素畅通流动,实现部分产业顺利转移和人口合理流动。 比如,用“城市圈”取代“城市街区”,将缩小公共资源差距,降低产业和人员离开北京的“难度”。
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北京最关心,河北最关键。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罗建华认为,河北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需要调整和削减的产业数量巨大。 京津两地要携手帮助河北发展经济、带动产业升级转型。 我们不能把一些菜市场、服装批发市场、重化工转移到河北去。 河北需要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压缩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 京津地区的IT产业、服务业如何向河北转移,并不是简单签订协议、制定规划就能解决的问题。 研究。
“另一方面,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企业落户,河北不能等、不能靠,要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定位和布局,增强服务企业意识,吸引人才、技术“在这方面,河北应该学习江苏、上海产业转移的经验。”罗建华说。
– 职能必须协调
科学规划是最好的联防联控。要进一步明确三地功能定位,防止越位发展,充分发挥环评第一道闸门作用,减轻资源压力和环境。
产业协同需要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三地功能定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规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要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制定并实施产业发展指南制定符合当地功能定位和更高节能环保要求的目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城市规划,将资源环境条件、城市人口规模、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万人公交车保有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规范各类产业园区、新城、新城建设和布局。新区建设,严禁随意调整修改城市规划,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认为,规划是京津冀协同治污最重要的,科学规划是最好的联防联控。 规划必须与城市功能相匹配,城市规模和边界必须根据环境容量确定。 比如,北京要坚持和强化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没有必要成为经济中心或金融中心。
“解决雾霾问题最重要的是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 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表示,就京津冀地区而言,首先要做的是压缩首都功能,调整整个地区的产业从重到轻。 。 该领域存在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相对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而言的。 这并不意味着过剩或落后。 产能过剩需要调整,转移到国内有承载能力的地方或者国外合适的地方。 去。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英表示,统筹雾霾治理,要划定生态红线,科学规划布局,严格监督落实,提高治理水平。 空气、水和土地都具有自然容量。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根据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限制京津等特大城市的发展边界,防止越位发展。 突出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逐步转移其他与核心功能不匹配的产业。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必须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道闸门作用。 夏光说,过去,河北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上马了很多重工业项目。 从京津冀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有广阔的视野,对规划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三地如何组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咨询?
柴发和表示,京津冀地区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河北三河电厂扩建时,因要承担北京市通州区的供热任务,特意邀请北京市参加环评审查。 北京市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河北当时也采纳了这个意见。 最终由三河电厂实施。 北京排放标准更加严格。 该案例为建立环评咨询机制提供了样本。
“环评咨询应该成为常态机制,毕竟各地污染源分析表明,地区之间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并不是说河北只影响北京,北京也影响河北。咨询是否可行?” “能否成功取决于平等,参与是关键。”柴发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