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健康战略的启动,健康旅游成为近年来日益流行的文化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之一。 很多人看好文化旅游和医疗保健。 他们要想这么做,首先得看一下相关的政策动向。
1、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
强调:
《标准》对健康养生旅游的定义是:是指通过美容健身、营养饮食、精神修养、爱护环境等多种手段,使人们达到身、心、灵自然和谐的状态。 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
《标准》要求,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应包括健康养生旅游核心区和健康养生旅游支撑区两个区域。 康养旅游核心区具有独特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康养旅游配套区可作为核心区。 区提供产业联动平台,在公共休闲、信息咨询、旅游安全、休闲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上提供有力保障。
丰富健康养生旅游内容,打造一批产业要素齐全、产业链完整、公共服务完善的综合性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推进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2、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启动国家森林体验基地、国家森林健康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
强调:
把发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康养作为森林旅游产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结合各地实际,统筹谋划,积极推进,以森林体验建设为抓手。以森林保健基地为抓手,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 基于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努力提高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公众对森林体验和森林康养的多样化需求。
大力推进森林康养产业试点,打造新型产业经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奥地利哈尔施塔特小镇
3、国家林业局印发《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
强调:
我国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4300多个,林业自然保护区2189个。 森林旅游和林业休闲服务年产值5965亿元; 森林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等生态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最热门、最具发展潜力的就业空间和惠及民生的新兴产业。
以国家森林公园为重点,建设200个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森林体验基地、森林健康基地和自然课堂。
发展各具特色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美丽乡村、民族生态文化故里等各类生态旅游和康养疗养、度假休闲等生态服务业。
推动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科研教育、道德建设、地域历史、民族民俗等与生态文化相融合的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达性和安全性。
建设具有历史记忆、文化遗产、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村,创建崇尚“天人合一”、弘扬中华美德、走继承创新之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丽乡村。生态文明道路。 和独特的发展模式。
泸州纳西:创新“农旅联姻”,种下春天的绿田
4、国家林业局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
强调:
国家林业局发布《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林业发展主要目标是:年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5万亿元,年林业旅游、休闲、保健人数力争超过25亿人次。 要求,大力推广森林体验、健康养生,发展集旅游、医疗、保健、教育文化、扶贫等为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业。 开发并提供生态教育、游憩休闲、医疗健康、养老等优质生态服务产品。
做大做强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大力推广森林体验、健康养生,发展集旅游、医疗、保健、教育、文化、扶贫为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业。
加大自然保护区、生态体验区建设力度,开发提供生态教育、游憩休闲、医疗健康、养老等优质生态服务产品。
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产业→构建以森林公园为主体,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沙漠公园、森林家园等相结合的森林旅游休闲体系,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养老产业。 到2020年,各类林业旅游景区数量达到9000个,森林康养养老基地500个,森林康养国际合作示范基地5-10个。
5、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强调:
发展卫生服务新业态。 积极推动健康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美食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 制定健康医疗旅游行业标准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 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 打造一批良性循环的知名品牌和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支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丰富业余体育赛事,积极培育冰雪、山地、水上、汽摩、航空、极限、马术等具有消费主导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 区健身休闲产业带。
6.中央一号文件
强调: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充分发挥农村各种物质和无形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运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动农林旅游、教育、旅游等深度融合。文化、医疗卫生等产业。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实施精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家园、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
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江河湖泊湿地旅游、冰雪海洋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发展旅游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业。 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发展类型
1、文化健康型
深入挖掘项目所在地独特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和现代生活方式,用创意手段打造有利于滋养心灵的精神旅游产品,让游客在获得文化的同时修身养性。经验。 ,回归本心,陶冶情操。 例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胜地、依托中华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2、长寿资源类型
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以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功能为核心,以保健品为补充的养生养老体系,包括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
3、中医食疗类型
药食同源,这是东方食品营养的一大特点。 因此,美食和保健可以说是健康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健康食品可与休闲农业相结合。 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合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 同时可与生态观光、农耕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生产体验等活动相结合,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4、生态健康型
立足原生态环境,以康养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康养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 一般分布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或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 即依托项目所在地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打造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养生、森林养生、山地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等疗养、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场、养生度假村、养生谷、温泉度假村、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小镇产业体系。
5、综合养老
具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群体。 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住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养老等。 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建设集养老居住、养老设施、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打造老年人的养老之所。以养老居住、医疗保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老年人。 小城。 推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元产业共同发展。
六、度假产业类型
住宅康养是以养生保健理念为基础,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康养方式。 这种养生居住社区为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了建筑生态、良好环境、健康食品等特色外,还提供全方位的治疗保健设施和服务,为人们提供冥想的空间和环境,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他们的身心都处于平静的氛围中。
7.体育文化类型
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和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活动、户外露营、户外运动、定向运动、健康运动、极限运动、传统运动、徒步、探险等户外健康运动护理用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8. 综合医学
保健品的成分主要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的生理和行为特点,以戒毒、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 ,并结合一定的休闲活动。 旅游产品,包括体检产品,是发展医疗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计划
1、因地制宜
一是根据城镇特点确定城镇发展类型。 如果没有特殊资源,可以植入相关特性和功能。 对于特色资源不明显的小城镇,需要进入健康养生小镇发展,通过旅游交通功能实施特色植入。 该类型一般只适合长寿文化型、生态健康型、医养结合型或养老小镇型开发。
生态康养型要求小镇有良好的环境基础。 后期,小镇的生态环境必须得到改善和维护。 同时,要培育和引导康养产业进入、发展康养产业,进行生态康养式发展。
2、多元化发展
其次,规划时强化健康主题,多元化发展。 康养小镇要强化康养养老主题,开展多元化发展。 以养生、休闲、养老、度假等健康产业为核心,开展休闲农业、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多功能发展。
3、一体化运营
最后,在运营管理方面,要立足小镇自身特点,以市场化发展为主导,确定项目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投资运营模式,形成系统化运营管理流程,提升健康产业链效率。 发展,实现全镇经济腾飞。
爱国、敬业、友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