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旅行与珍惜

生态旅游回归本源,需要把握三个平衡,即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平衡,生态负荷、商业管理、旅游体验与原住民利益的平衡,崇尚自然与自然的平衡。并尊重科学。 平衡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正是人们赏花、外出、亲近自然生态的好时节。 不少旅行社推出了生态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也抓住了人们对高品质环境的追求,把生态旅游作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然而,打着生态旅游之名,实际上破坏生态的现象并不少见。 粗放式开发使资源不可持续; 游客太多,景点不堪重负; 垃圾污染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 这些行为在急功近利的驱使下,把生态消费放在首位,以牺牲生态资源消耗为代价谋取利益,与生态旅游的初衷背道而驰。

世界上对生态旅游有不同的定义,但它们基本上包括两个共同点。 一、旅游对象的性质; 其次,旅游对象必须得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此过程中,要努力实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生态化、旅游管理与服务的生态化、旅游消费的生态化。

由此看来,国内一些景区经营者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还比较初级,强调利用生态资源带动旅游消费,却忽视了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旅游活动全过程,旅游经营与管理。 每个环节都让游客体验到了生态之美,但却忽略了将生态友好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生态旅游回归本源,需要把握三个平衡: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平衡,发展能力不能超过当地生态的承载能力,绩效理念和考核体系倡导绿色发展;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平衡。 生态负荷、商业管理、旅游体验和原住民利益之间的平衡不应以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 三是崇尚自然与尊重科学的平衡,将现代环保技术运用到生态旅游环保项目中,提高旅游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质量。

《国家生态旅游发展纲要》曾提出,到2015年,负责任的旅游发展理念广泛形成,生态友好的旅游服务广泛使用,尊重生态的旅游行为广泛普及。 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旅游运营机构、具有国际示范作用的生态游客。 时间已进入2014年,我们需要朝着这个目标再接再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民族未来。 生态旅游作为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有效途径,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生命力。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开发容易,保护不易,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