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提升环境监测能力 助力科学精准治污

近年来,淮安市生态环境监测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相应监测监控能力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深化改革构建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通过完善制度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通过强化支撑保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织密网格,强化主城区降尘监测。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深入,空气管理、污染防治越来越向精细化发展。为全面掌握主城区扬尘管控情况,今年5月开始,在清江浦区、淮阴区、市经济开发区、洪泽区城区、淮安区城区均匀划分1千米×1千米网格,设置了160个网格点,在每个网格中心放置降尘缸进行降尘量收集。考虑到主城区敏感区域多、建筑工地密集、道路交通错杂等因素,采用选取信号塔安置降尘缸,实现降尘监测“三个统一”,即统一采样高度、统一采样送样、统一实验室分析,每月28日至30日(2月除外)在三天内160个降尘缸全部完成收集、更换,集中送至检测实验室后,次月10日前出具监测结果。
统筹协调,加快推进监控联网。加快推进自动监控联网是提升淮安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了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全覆盖(全联全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淮安市加快推进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联网工作任务清单》,明确牵头处室部门、落实单位、完成时限,发挥条线优势,紧扣时间节点,依法合规做好设备安装、数据传输及联网工作。同时,梳理下达联网工作任务,将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联网等9个方面内容形成清单下发,执法局、监测处、监测监控中心赴各县区逐一现场指导,解读政策要求,加强业务培训,将各地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建设运行情况纳入考核范围,截至11月底,淮安市374家重点排污单位安装自动监测设施并联网,9个工业园区218家企业安装监测监控设施并联网。
数据集成,建成空气大数据平台。如果空气环境监测是大气污染防治的“耳目”“尖兵”,那么空气大数据平台就是监测数据的“大脑”。2022年,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集合大气环境6个国控点、7个省控点、87个乡镇(街道)空气自动站点、4个VOCs组分监测站点,共104个自动监测站点,建立淮安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板块,实现实时上传PM2.5、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气象五参数、117种挥发性有机物等指标分钟数据。通过平台每日对市控空气自动站数据进行日审核和质控管理,质控审核全过程留痕,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同时识别异常数据,及时发布预警报警,完成查询统计、报表管理、智能分析一体化。平台建成后淮安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数据统一汇聚、质控、分析、展示、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计算模型,进行PM2.5与污染物关联性分析、臭氧生成潜势评估、特征物质比值分析、污染过程分析,更好地“快速、精准”发现污染源,助力淮安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