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张俊斌)“‘十三五’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浓度降低目标提前完成,但臭氧(浓度)增加了。” 6月30日,在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清澜”救助奖暨“新媒体环境下大气治理报道的焦点、新点、难点”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何克斌表示,臭氧治理可能是我们“十四五”期间面临的主要挑战。
全球存在酸雨、PM2.5、臭氧三种复合污染现象。 20世纪90年代,酸雨是我国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经过近20年的治理,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第三个基本消除酸雨的地区。
从2013年开始,我国开始注重PM2.5的治理。 随着大气十项措施等治理措施的实施,我国的PM2.5问题也出现了改善的迹象。 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这是重大进步。 何克斌表示,可以看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和环境指标正在逐步走向双赢的方向。
“但臭氧的挑战已逐渐凸显。” 数据显示,四年来我国臭氧浓度上升了21%。 何克斌表示,决定臭氧水平的核心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比值。 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总量在下降,但在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控制方面却做得不够好。 不够全面,导致全国VOC排放总量上升,最终导致臭氧浓度上升。
他建议,“十四五”期间大气管理要注重多重协同控制,如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工业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减排协同控制等。 同时,在设计原则上,要与“十三五”规划相协调。
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