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写入“十二五”规划建议之后,碳交易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月21日,广东省发布《2010年广东低碳发展报告》,宣布今年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体制机制研究,并推动建立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所。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广东,江西、四川等地也在上马碳交易所项目,试图在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未来经济中抢占先机。
但是,这种遍地开花式的碳交易所究竟能在节能减排方面起多大作用?是否真能有效地促进新能源利用?2月25日,导报记者来到山东首家碳交易所———菏泽单县碳交易所,探访其自2009年底成立以来的运营情况。
成立后没了消息
进入单县碳交易所院内,到处是凄凉破败之景。野草丛生,墙角的草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院区的另一侧,还有部分尚未完工的建筑。交易大厅内,桌子和沙发上落了厚厚一层灰尘,破旧的桌子上只有一个空空的文件盒,盒内没有任何文件。
交易大厅门口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计生办”。顺着满是灰尘的楼梯上到二楼,一排房间大门紧锁,门上挂着“B超”等字样。
“2009年底开业的时候来过一些人,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来过。”在交易所隔壁办公的单县开发区园艺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导报记者,“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也不知道在哪办公。”
经过多方询问,导报记者辗转了3个地方,终于找到负责碳交易所项目的单县开发区办公室。被问到交易所最近的运行情况时,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碳交易所并不了解,整个项目都是由县里运作的。
后来,导报记者试图通过对交易所做过报道的单县县委宣传部寻找其下落,结果同样让人失望。“交易所成立之后就没有了消息,后来陆陆续续来过几个记者,但是也没有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在与多个部门交流之后,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傅子栋告诉导报记者:“现在单县方面也没有和出资方接洽的部门。”
“应该没有正式交易,可能还在筹划一些准备工作。”宣传部的另外一位工作人员说。
随后,导报记者按照单县碳交易所网站提供的联系方式,致电交易所的主要投资方广州长河投资有限公司,询问该交易所的运行情况,但截至发稿,一直未得到该公司正面回应。
如火如荼
与单县碳交易所荒凉冷清的情况相比,2010年以来,全国各地碳交易所的挂牌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10年10月27日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包含着引人注目的一句表述:“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一向被中国政府有意回避的“碳交易”,首次以的形式,给出了明确的实施时间。
统计信息显示,国内至今已经挂牌成立的环境权益类交易所已多达9家,而专业性环境交易所已达19家。西部首家环境资源交易中心也于今年1月份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
导报记者注意到,还有不少省市也正在筹划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所。据悉,河北省出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决定推行和规范主要污染物排放权的交易活动,该办法将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江西省表示,希望中央政府批准江西建立地方碳排放交易平台;广东省也表示,希望中央政府能批准广东在“十二五”规划中包括成立碳交易平台的内容,但并未透露更多细节;四川也考虑在未来5年筹备省级碳排放交易计划。
此外,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眼红”民间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国际买家热络,希望分得一杯羹,也是各地抢滩碳交易所的一个动因。
之前有媒体报道,西部某个县政府也在研究建立一家环境交易所,如果该县最终获得牌照,很可能成为全国首家县级环境交易所。[page]
制度上的缺失
“单县碳交易所‘有名无实’,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内碳交易制度上的缺失。”山东省环保厅国联环保对外合作中心CDM项目负责人程汉超对导报记者表示,因为现在国家并没有相关政策对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加以强制约束,所以企业通过碳交易完成减排目标更多地是一种自觉行为。
“现实中,很多大型企业出于维护企业环保形象的目的而去购买碳指标,所以碳交所的成立,到底能对节能减排和打造低碳经济起到多大作用还不好说。”程汉超说。
碳交所的成立,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对政府未来政策的预期上。先成立交易所,然后等待政府出台强有力的政策对碳交易实施引导和控制,从而规范企业进行自觉有序的碳交易,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程汉超认为,“我省现在了解碳交易的企业还太少,如果只靠少数企业自愿购买,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是不会达到预期目的的。那样的话,成立碳交所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不仅如此,相比建立碳交易机制,国内真正出现碳交易的买方市场,才是支撑碳交易的关键。程汉超说:“我们谈碳交易,首先它需要有买卖的双方。目前国内碳交易的卖方很多,那买方是谁呢?如果出现买方,对企业来说,首先需要它有‘碳减排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情况,需要国家出台严厉的减排措施,所以说,国内碳交易的出现首先取决于国家的政策。”
目前,自愿减排占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份额非常少,交易值只占0.6%,交易量只占2.6%。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米川也曾表示,“大家加入自愿减排这个圈子,全都想卖,谁来买呢?”
目前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中国主要是卖方。而据介绍,现有国内的碳买家多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或个人,因而市场规模非常小。
事实上,国际碳交易往往基于“总量控制”,而对中国的减排政策,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曾明确表示,国内近期不会采取总量控制来达到减排的目的。
正因为如此,自从北京、天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所成立以来,碳排放权交易屈指可数。“别看各地碳排放权交易所开得热闹,其实现在都还处在‘赔本赚吆喝’的阶段,真正的交易没有多少。”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说。
“从国际形势来看,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不欢而散,也使全球碳交易前景扑朔迷离,”程汉超说,“哥本哈根会议的失败,让全球的碳交易市场非常低迷,这对国内的碳交易也形成了很大冲击,国内外很多企业都处在观望阶段。”
中国潜力
“随着时间推移和制度完善,碳交易量会越来越大,”程汉超说,“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很有可能超过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对此,中信证券碳投资与碳市场首席科学家唐人虎也持相同观点。“目前,欧盟的碳交易市场最成熟,美国的自愿碳交易行业更发达,而中国则是碳交易潜力最大的国家。我们现在要调整经济结构,势必要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唐人虎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冯升波曾表示,我国可能将不晚于2014年启动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并为中国公司设立“半强制”的目标来限制其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诸多专家看好中国未来碳交易发展的同时,政府和民间也在积极地做着尝试工作。1月28日下午,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宣告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聚集绿色金融、着力碳市场发展的同业协会组织。据介绍,该协会将参与北京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国际碳交易中心的机制设计和规则制定。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内绿色行业从业者为掌握国际话语权而成立的协会。
导报记者还了解到,我国已经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如果各地试点效果良好,应该会向全国范围内推广。”程汉超说。
“各地建立碳交易所的目的是好的,但并不符合国情,”程汉超说,“与欧洲一样,国内最终很有可能只剩一两家交易所,实行统一的标准,那才是真正的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