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中国生态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生态发展蓝皮书: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2021~2022)》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我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类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结合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分为八个领域。 以建设“绿色中国”、“美丽中国”新理念为指导,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发展指标体系,为地区发展提供综合评价,是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力保障。旅游业和政策制定。
本书总报告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概念界定生态旅游体系,总结生态旅游兴起的原因。生态旅游,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历程。 同时,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对8个主要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研究发现,各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正在扩大,拥有独特生态旅游资源的地区发展动力更强。 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培育区域生态文化特色、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解决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差异大、区域生态旅游发展阶段低等突出问题。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 指数章节从大数据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中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城市间集聚效应、生态旅游产业的集聚效应以及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旅游交流。 集聚效应得到了深入研究。 测算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省(区、市)生态旅游发展明显领先。 要更加注重东、中、西部省(区、市)自身和相互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各市和全国部分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作用。 先进省(区、市)的引领作用,可充分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可利用、可开发、可持续、协调的生态旅游科学发展,进一步降低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在各个地区。 服务能力发展差距。
区域章节通过研究多个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得出建立生态旅游补偿机制和协作模式、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完善生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等可以有效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
专章探讨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评价标准体系、验收体系以及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下的需求。 研究表明,“双元系统”必须准确把握绝对量与相对量的平衡,保持系统的动态性和稳定性,并将游客满意度作为验收结果的重要参考; 本书通过总结黄山、桂林、峨眉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发现拥有一定的垄断性景区资源可以带来稳定的收入增长,但一些可有可无的配套设施并不能带来利润增长。
政策与监管章节梳理了我国生态旅游法律法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并对国内生态旅游供需、开发与保护、物质与精神、权利与责任等矛盾进行了阐述。分析了。 总结了旅游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广应用中出现的“痛点”。 并提出编制生态旅游资产负债表、建立生态旅游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生态旅游法律体系、加强信用等级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在案例章节中,我们以川西大九寨生态旅游线路为例,探讨其品牌发展历程,并基于资源和产业发展概况分析其品牌战略。 川西大九寨生态旅游线路的成功表明,依靠政策明确品牌建设的发展方向,整合资源、发展品牌集群是打造生态旅游线路品牌的有效途径。
参考章节对国际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日本“生态旅游+”、泰国“7大绿色理念”等成功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模式、实践和成果,并为业界提供参考。监管从规划、部门协作、社区参与、人才培养、商业模式等方面给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总体而言,本书围绕《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产业规划、环境保护、配套体系等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进行了总结和实施综合评价,为专家、为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研究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文化资源景点挖掘、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快速提升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蓝皮书指出,挖掘文化资源景点,快速提升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1、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
以北京、上海、重庆为例。 北京有老北京文化,上海有海派文化,重庆有山城文化。 这种文化并不是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也不是天生就能为城市旅游带来声誉和旅游资源的。 我们常说湖北有荆楚文化,安徽有徽商文化。 但荆楚文化、徽商文化似乎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口碑效应和旅游资源。 原因是他们没有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化并将其暴露给外界。 晋升。
还是以上海为例,作为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过去并没有重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每次提到红色旅游景点和共产党的诞生地,我们总是能想到的就是嘉兴南湖的红船。 党的十八大后,上海高度重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逐步开始建设各类红色旅游场馆,包括一会会址、二会址、四会址、三山堂等地。 上海的文化资源景点开始逐渐增多。
二、各地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
博物馆、图书馆的建设在城市建设中非常必要,也可以用于对外宣传。 例如,潍坊市作为风筝之乡,就有一座风筝博物馆。 同时,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是我国第一个被命名为“国际”的风筝节,已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大型地方节日。 但事实上,潍坊直到1984年才被认定为“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市也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从天津等城市“抢来”这个称号,并将其发扬光大。
同样,各地对于谁是真正的革命老区也争论不休,如江西瑞金、江西井冈山、江苏淮安、陕西北部、河北西柏坡等,其实无济于事。此时争论。 发展生态旅游的关键是要带头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开发,将其打造成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独特的文化生态。
2、科技创新为生态旅游发展增添动力
蓝皮书指出,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为生态旅游发展增添动力,智慧生态旅游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新机遇。
在COVID-19疫情的影响下,大多数旅游公司和景区都把重点放在了生态旅游,特别是高端生态旅游上。 这样,技术创新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维度。 车轮发展势头强劲。 2020年底,国内疫情防控有序,出境旅游尚未开放。 以生态旅游为代表的国内高端旅游市场发达。 公众生态旅游消费能力较强,特别是以中青年游客为代表的主力军。 消费群体正在追求一种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生态旅游新模式,即智慧生态旅游。 2020年对于旅游业来说可谓是“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年”。 在旅游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科技创新为旅游业特别是生态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以智能手机为主要载体,为游客提供在线旅游服务,提供景区3D全景实景场景、多语言介绍和音频真人解说,使生态旅游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在线生态旅游、数字生态旅游、智慧生态旅游等。截至2020年底,旅迹科技累计开发在线电子游26052个,覆盖国内景区14229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共计279个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总数2343个。 用户可以通过 API 访问他们的迷你旅游。 实现在线生态旅游的计划。 随着生态文明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顶层设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途径探索。 2021年5月12日,我国首个国家级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在浙江成立。 主要开展绿色技术发布、咨询、洽谈和交易,对于推动绿色技术“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对于发展绿色科技赋能生态旅游具有开创性应用意义。
3、迫切需要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资产负债表等生态旅游监督管理机制。
蓝皮书指出,虽然我国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但仍有不少生态旅游区无法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重要原因之一是生态旅游活动缺乏监管和控制,导致“生态旅游”成为企业迎合市场的工具。 许多旅游经营者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却仍然采用传统、粗暴的旅游开发方式,对目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因此,建立完善的生态旅游监督管理机制,并依法依规落实这些政策,是发展生态旅游亟待采取的措施。 2016年,环境保护部印发《国家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对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的监管,并提到要开展生态资源资产评估和推动评估结果在生态环境损害中的应用,为自然资源资产问责、停业审计等生态监管体系建设中的生态旅游监管体系建设提供方向和参考。
1. 生态旅游资源资产负债表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种新的资源管理方法。 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尚处于探索阶段,生态旅游资源资产负债表处于概念阶段。 然而,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不仅可以全面揭示生态资源的存量和流量,还可以从侧面估算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破坏率。 必将成为生态保护和生态监管的重要方面。 手。 因此,有必要提前进行生态旅游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规划和布局,并将其作为构建生态旅游监督管理机制的首要环节。
2.生态旅游环境问责机制
在构建生态旅游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应用评价结果,完善生态旅游环境问责机制,明确生态旅游发展中“问什么”和“怎么问”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的治国理政的关键词,资源审计等生态环境问责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 这为生态旅游环境责任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契机。 在综合比较典型国家生态责任机制的基础上,生态旅游环境责任机制建设可从完善生态旅游责任法律、明确生态旅游责任主体、构建生态旅游责任体系三个方面推进。
三、生态旅游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从生态旅游环境问责机制可以看出,公众是生态旅游监管的重要主体。 建立生态旅游公众参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公众的外部监督作用,是生态旅游监督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 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现有机制。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旅游的意识,增强社会生态意识。 与国外相比,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历史较短,很多公众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并不了解。 因此,有必要通过网络媒体、社会组织等多种渠道,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的科普教育。 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生态旅游发展,提高公众参与监管意识,增强游客保护生态的意愿。
二是公开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重点监管旅游企业。 知情权是公众参与监督和反馈机制的基础。 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公开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的相关数据,营造公众参与生态旅游监管的社会氛围。
三是畅通反馈渠道。 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公示、听证会等方式听取社会居民和公众的意见,除了热线电话、信访等传统方式外,还应积极运用新媒体,灵活采用新方式。微信、微博等方式,创新公众反馈方式,提供多种反馈渠道。
精彩目录
一、综合报告
1.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二、生态旅游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历史
三、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指数分析
4、国内生态旅游新阶段、新格局的发展趋势
五、主要问题与机遇
六、生态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二、指标
2. 2021-2022年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指数报告
Ⅲ区
3、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路径与模式研究
4.珠江流域生态旅游区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5.长江流域生态旅游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六、青藏高原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7.山东省生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四特别篇
8.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评价标准体系和验收体系研究
九、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需求侧定量分析
五、政策与监管
10.建立健全生态旅游体制机制研究
十一、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12、政府对生态旅游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政策支持
六、案例
13、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品牌建设研究——以川西大九寨生态旅游线路为例
七、参考文献
14. 国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影响的适应性管理
15、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模式分析
16、日本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17.泰国生态旅游发展经验研究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