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主办的“2021绿色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于2021年11月17日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双碳目标指引绿色能源转型”,旨在分享和交流加快能源转型的经验和建议,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次会议邀请了30多位中外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等,在会上发表演讲。在会议上,我们重申了政府关于加快能源转型的承诺,并展望了在未来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所需采取的措施。
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会委员王毅、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项目主任刘强等嘉宾参加了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主办的“2021绿色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会议由彭宾副秘书长主持,来自政府部门、驻华使馆、国际组织、行业及金融领域的多位代表参加了线上会议。国际嘉宾韩国碳中和委员会尹顺真、德国援华组织(GIZ)中国中德气候变化合作领域主任亚历山大·费舍尔、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参赞黎琳也在此次会议上发表演讲。会议期间,我国工程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也就相关主题进行了发言。会议是分享经验和建议,支持环境保护,并致力于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盛宴。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在会上指出,要实现双碳目标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不能只依赖末端治理手段,而是要着力源头治理。源头治理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行节能提效,二是加大力度推进能源的清洁化、低碳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拥有清澈的空气和碳中和的未来。碳减排和大气治污的末端治理手段不同,但源头治理的高度一致、协同性很强,因此,要实现治理的整体效果,必须在末端治理的基础上加强源头治理。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分享经验和建议,鼓励环境保护,并致力于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指出,自2013年起,我国推行了控煤减污降碳的方针,通过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城市PM2.5的浓度下降了50%左右,二氧化硫浓度下降的更为明显,同时重污染天数也大幅下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此外,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大幅下降,实际完成了于“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国际承诺。因此,控煤减污降碳从科学层面上是一种可行的措施。
王院士强调,在控煤减污降碳方面,我们需要通过空间统筹的方法,重点关注排放“双高”区域。在空间上,大气污染物排放与二氧化碳排放均表现出集聚效应,主要分布在省会等大中城市及重点城市群中。此外,制定二氧化碳乃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并在重点地区和行业进行试行是当务之急。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分享经验和建议,鼓励环境保护,在减排方面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并推动环保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平衡发展。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会委员王毅在会上表示,COP26已经完成了主流的谈判任务,同时兼顾了各方关切,取得了最大共识。这次会议是自COP21以来最为成功的一次。虽然退煤这一问题已经获得了共识,但全球范围内的减煤不宜一刀切,还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在今后的十年里,我们需要逐步减少未考虑碳排放的煤电,这将是我们的基本方向,并需要不断加大力度。此外,未来还将逐渐减少油气消费,并将成为后续讨论的议题。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在会上表示,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能源转型中,保障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能源转型,我们需要坚持系统性思考,采取先立后破、争取稳步脚跟、淘汰不良因素的策略。能否在减少煤使用方面取得成功,取决于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是否足够用以代替煤,以及其替代煤的速度有多快。吴吟也指出,前一阶段,我们出现了局部停电的情况,这表明仍有需要加快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在会上指出,当前非化石能源的发展仍然不够充分,无法满足能源消费增量的需求。因而,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开展煤炭的减碳利用研究,另一方面,要加速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科技将决定未来的能源形态,而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相互交融则必将使中国提前实现双碳目标。李俊峰还表示,全球的绿色能源和低碳转型目标是一致的,全球各国都应密切合作,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共同贡献。全球的减碳目标是一致的,旨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仅有煤炭的排放占比不到40%,而还有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排放。因此,如果仅关注煤炭问题而忽略其他能源,实现不仅是1.5℃目标,甚至是2℃目标都是困难的。除了减少煤炭使用,还要考虑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特别是像美国这样需要尤其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全球范围内减碳目标的难度都很大。在此前提下,中国作为一个能源转型的国家,需要不仅考虑自身的转型,还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转型,并与发达国家合作进行能源转型。在能源转型中,安全是一个底线思维,需要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并在系统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能源的安全性,以确保能源的安全性。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项目主任刘强在会上表示,应积极探索能源转型方案,推动创建以低碳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系统,为实现国家和地方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持。此外,NRD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巴普纳也在会上发表了讲话。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尼什·巴普纳表示,全球在从煤炭向绿色能源转型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动力,包括COP26主办国英国、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以及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亚洲国家。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工业化进程,从煤炭向清洁能源的转型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然而,中国正积极推进自己的能源转型,并拥有出色的政策和技术基础,在风能和太阳能开发、电池和电动汽车生产、工业和建筑节能等方面表现出色。除了坚定的承诺,我们期待与各方合作,共同寻求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所需的创新和政策,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繁荣、更公平的未来。在本届年会上,与会专家就多个议题展开了讨论,包括2030年碳达峰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政策、国家和地区碳达峰和煤炭向清洁能源过渡进展、行业煤控和碳达峰的挑战与措施、重点省市煤炭消费控制、绿色金融助力高碳行业转型等。
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与来自德国、英国、韩国和印尼的专家进行国际议题环节的讨论。张洁清强调,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而不是一个国家独自解决。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国情和挑战,通过经验共享和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实现共赢,共同推进绿色发展。以上专家观点均由专家本人核实,如需引用请联系中国环保组织NR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