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 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践探索,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的通知》。 (第三批),明确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路径、价值实现模式和后续工作重点,向各地推荐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为此,我们开设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栏目。 本期介绍“海南省儋州市莲花山矿生态修复与价值实现案例”的情况,敬请关注。
海南省儋州市莲花山矿山生态修复与价值实现案例
一
案例背景
海南莲花山位于儋州市兰阳镇境内,距儋州市区11公里。 自然资源丰富,地方“福”文化源远流长。 素有“千年儋州城,万福莲花山”之称。 50年代以来,因生产生活需要,原海南农垦集团兰阳农场在莲花山开采石灰石,遗留6个巨大的采石坑塘,造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影响原养殖场职工及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
2018年开始,海南农垦旅游集团在全区推进矿山修复、环境治理、文化注入、产业发展“四位一体”联动,将满目疮痍的莲花山打造成4A级景区生态好、文化融合、产业繁荣的地方。 与“国家第二批森林修复示范基地”一道,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修复、文旅产业集聚、传统文化弘扬、居民增收、区域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
二
具体方法
一是科学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增加生态产品供给。 为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海垦旅游集团编制了莲花山生态修复和人文景区建设专项规划。 采用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文化传承、产业振兴“四轮驱动”模式,利用废弃矿坑和莲花山6座裸露山体开展矿山修复和旅游景区建设,与当地福祉文化、森林温泉、养生形成文化传承。 六大以养养为主题的功能区。 修复过程中,按照“安全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的顺序,对矿坑及周边山体、破碎山体进行自然恢复、山体加固、植林植草和环境治理。采用网孔铆钉加固4处,治理面积约4万平方米,消除了区内地质灾害隐患; 清理所有矿坑及周边10多个垃圾场,改善区内环境质量; 10000多辆汽车、3.9公里滴灌管植树造林,逐步恢复区内自然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等功能; 在有土坡上种植草坪和灌木,充分发挥植被的固土护坡功能,有效解决问题。 矿区水土流失等问题。
二是因地制宜建设旅游景区,注入传统文化内涵。 海垦旅游集团直接投资1.5亿元,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资4.3亿元,开展莲花山生态修复和旅游景区及配套设施建设,拓宽兰阳地区乡村道路5公里,围绕矿坑修建道路和观光步道,全长15公里,连接景区六大功能区和各景区; 会同有关部门开通洋浦至万宁高速公路莲花山互通立交,提高莲花山文化景区进出便利性。 在生态修复和景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当地传统福祉文化,以“生态福满山”为主题,注入“福、禄、寿”等中国福祉文化,依托独特的造型不同的矿山和山峰的起伏,构筑起福族、顶峰、圆满、孝道等人文景观; 充分挖掘苏东坡的文化影响,以苏东坡在莲花山苦修莲花养人的典故为基础,开发“东坡养莲”等景点,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在打造文旅IP的同时,充分展现生态文化景区的作用和魅力。
三是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生态价值实现。 海垦旅游集团集莲花山生态修复、资源开发、旅游产业规划于一体,推进“文、旅、食、住、行”全产业链建设,让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企业经营发展与区域绿色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依托地热资源发展养生保健产业,利用氡泉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将原兰阳农场的“国家医用级矿泉”热氡泉引入莲花山风景区,结合温泉春季理疗与森林养生、树屋民宿等旅游产品的有机结合,让自然生态产品的价值在跨界融合的同时倍增。 依托矿山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区内长800多米、宽50多米的废弃矿坑“变身为宝”。 光影秀表演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引进化石资源发展创意娱乐,引进辽宁锦州387块木化石,创造性发展福祉文化和生态文化产品。
三
主要结果
一是生态修复治理成效明显,生态效益显现。 莲花山生态修复期间,共修复废弃石坑600余亩,恢复生态水面400余亩,植树6万余株,植竹20万余丛,近30万株种草种花平方米,恢复周边环境。 林地面积近3000亩。 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将原矿山垃圾场建成海南最大的热带樱花园。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区内地表水质量、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等指标稳定。 为周边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生态产品。
二是生态旅游发展良好,经济效益提高。 通过不断的生态修复和设施建设,莲花山4A级景区运行良好。 开园一年来,接待游客70万人次,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上缴税金超过1000万元。 景区资产价值大幅提升,有效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是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社会效益显着。 随着生态修复和景区建设的逐步推进,莲花山周边村庄的40多个农户,逐渐从原来的割胶工转为餐饮、零售业,人均年收入大幅增加。 景区200余家店面优先向附近贫困户免费出租一年,每户年收入3万余元,带动了近百户贫困户稳定就业、脱贫致富。变得富有。 同时,海南农垦旅游集团与原住民合作,投资数千万元,将景区内原有废弃民房修缮改造为景区民宿,带动了200余名村民就业,改善了景区环境、景区民宿产业发展情况等。 从生态“修复”到生态“受益”。
关联
自然资源部启动第三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丨福建省三明市林权改革与碳汇交易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丨云南省元阳县阿者科村生态旅游开发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设立水利基金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一二三产业融合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丨吉林省抚松县生态产业发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丨广东省南澳县“生态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冯家江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
图片提供:海南省自然资源与规划宣传教育培训中心、海南莲花山文化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