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风光好植绿正环保网消息当时深度观察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层峦叠嶂。经过七拐八绕的盘山路,县林业局技术员赵守忠一行三人,驱车来到李达窑乡马头山村附近的一处山坡。

大家随即忙碌起来。一人负责根据地形图核对面积,两人将林地划分为自然特征基本一致的一个个地块,在“1∶10000”的地形图上将绿化任务落实到具体地块上,方便造林施工作业。

“油茶林丰产期长,再过三五年,这里就成为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了!”来仪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李超凉盘算着,将来进一步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让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2022年,我国首次全面实现造林绿化任务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全年完成造林5745万亩、种草改良4821万亩、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71万亩,实现了1亿亩的国土绿化目标。今年,这一造林绿化有效举措继续全面推行。

“今天就是现场确认的环节,除了核对面积、排查树种,还要对土壤土层、阳面阴面、坡位坡相等林地属性进行精准填报。这些数据将为以后栽什么树、怎么栽提供参考。”赵守忠说。

“我们和自然资源、发改等部门提前沟通,根据国土‘三调’数据和林草资源图,确定适宜造林的位置。”赵守忠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今年筛出来的绿化图斑,要逐个“跑到位”,现场核实确认每块宜林地的属性。

编者按:春日风光好,植绿正当时。春天的中国,一片生机盎然。

造林计划任务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刘羿介绍,县级林草部门上报计划造林地块,国家林草局以国土“三调”及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为依据,重点审核计划造林地块选择的合理性,解决“有没有造林空间、有没有占用耕地”等问题。审核后的造林计划,带图斑下达各地执行,确保造林计划科学合理、真实可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近年来,我国采取造林绿化任务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等有效措施,坚持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这些举措成效如何?下一步怎样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笔者进行了采访。

电脑图层操作,上传落地上图管理系统……“去年以前,造林还不需要太多的电脑操作。”即将退休的赵守忠,如今对这些流程已非常熟悉。

赵守忠介绍:“有时管理数据显示一个区域为荒地,实地考察后发现已被改造成苗圃。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协调乡镇,将上报前的工作做扎实。一般两三个技术员完成1万亩林地核查,需要5天时间,工作量不小。”今年,右玉县计划上报近3万亩精准带位置造林地块。

造林完成任务情况落地上图入库。刘羿介绍,县级林草部门在完成年度造林任务并检查合格后,将造林地块落实到林草资源图上,国家林草局重点审核是否存在占用耕地造林、同一地块重复造林等问题,确保造林完成任务的真实性。造林完成任务情况及时纳入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确保造林绿化成果保存。

全面实现造林绿化任务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

新时代十年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国土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高度重视。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我国累计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增至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稳居世界第一。

眼下正是油茶种植的最佳季节,来仪村经济合作社紧锣密鼓,带领村民清理林地、栽植苗木。去年秋天,湘潭县林业局将造林计划带位置上报至国土绿化落地上图管理系统,经审核后,将图斑下达给村里。“目前,来仪村第一批油茶种植计划已经完成。县林业局评估核验后,将出具自查验收报告,并上图入库。”湘潭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斛潭良说。

绵延起伏的山坡上,村民们忙着铲土、扶苗、培土、浇水……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射埠镇来仪村,人们挥动铁锹,种下一株株油茶树。清风徐来,油茶枝叶轻轻摇曳。

自2021年以来,国家林草局持续推进国土绿化任务落地上图。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生态保护管理处处长刘羿说:“造林绿化落地上图,重点是抓好造林计划和完成两个环节的上图管理。”

赵守忠表示,以前层层下达造林任务,地方根据任务量找宜林地。然而,缺少前置核查环节,有时就会准备不足。比如,由于对土壤立地条件不熟悉、宜栽树种没备好等原因,导致造林成活率不高,任务不能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