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国蓝天碧水保卫战成果如何?今年保护生态环境又将有哪些重点任务?
26日,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研究处理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受国务院委托作报告。
这份报告指出,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2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了45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优良天数比率同比分别提高10.4、8.7、8.9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同比明显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以来,臭氧浓度首次出现下降。近年来,臭氧已经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2015至2019年全国臭氧年均浓度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2020年降低到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8%,实现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报告指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尤其是重点流域和湖库水质稳中向好。长江干流历史性实现全Ⅱ类及以上水质,珠江流域水质由良好改善为优,黄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水质由轻度污染改善为良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辽河等重点流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
黄润秋说,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但要认识到生态环保任重道远,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依然较重。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水生态破坏问题仍较普遍,有的河流生态流量不足,大量河湖缺乏应有的水生植被和生态缓冲带。面源污染在一些地方正由原来的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生态环保工作将往何处发力?
根据报告,今年我国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将组织建设并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交易系统,率先在发电行业启动上线交易。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合理控制煤电建设投产规模和时序,建立健全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
同时,今年我国还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和督察执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要继续推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锅炉与炉窑综合治理,推进水泥、焦化、玻璃、陶瓷等行业深度治理。强化新生产车辆达标排放监管,加速老旧车辆淘汰,加大对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执法监管力度。
为保护水环境,今年要组织开展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继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要推进赤水河和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同时要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