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任重而道远

赵俊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7月7日至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 本届峰会以“塑造互联世界”为主题,继承了上届杭州峰会“创新、活力、创新”的精神。 “连通、包容”的精神。

冷战结束后,旧的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新的国际格局并未出现。 在新旧格局变革之际,全球经济治理日益失衡,金融危机此起彼伏,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在此背景下,二十国集团这一全球经济治理新机制应运而生。 其代表性在于,虽然只有20个成员国,但其经济总量、国际贸易和人口分别占世界的90%、80%和66%,足以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经济和国际贸易。 正因为如此,G20每年举行的峰会及其讨论的话题格外引人注目。

作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自加入G20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G20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平台。 但G20成员构成复杂,既有西方七国集团、欧盟等发达国家,也有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还有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 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国际事务中的声音不同,导致各方利益不一致甚至立场对立。

中方高度重视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因为我们深知,要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必须依托G20这个更大的平台,团结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逐步改变以往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 国际经济秩序。 同时,二十国集团将逐步建成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多边合作大舞台。 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中国领导人近年来高度重视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履行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自2009年9月在美国举行G20匹兹堡峰会以来,中国领导人在G20议题上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不断增强,旨在团结大多数成员国表达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治理观点,谋求自身合法权益和话语权。兴趣。 从G20匹兹堡峰会到首尔峰会,从戛纳峰会到圣彼得堡峰会,从杭州峰会到汉堡峰会,中国领导人始终秉持“铁肩担道义责任”理念,积极倡导引领G20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形成务实合作重要共识。

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9月出席圣彼得堡峰会以来,连续五年出席G20峰会。依托多边合作这个大舞台,提出中国政府一系列改革主张和合理化建议,赢得了广泛关注。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普遍赞誉。 概括地说,习主席关于全球经济治理和改革的主张是:一是在G20框架下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2、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倡导贸易投资自由化; 3、关注发展问题,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4、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气候和能源治理; 5.推动创新和新工业革命,制定全球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议程和行动计划。 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七、促进共同发展,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发展。

从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观点主张来看,核心是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倡导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关注全球性重大问题气候变化与发展不平衡)问题)。 经过中国领导人的不懈努力,近年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议题更多地涵盖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 例如,G20戛纳峰会通过的《增长和就业行动计划》、G20杭州峰会通过的《G20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G20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发展计划”。 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全球经济治理主张,预示着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 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G20避免成为多边合作的空谈,开始走向务实合作。

在新旧交替时期,G20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 它受诸多变数影响,立即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不现实。 目前来看,这些变数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推行“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英国脱欧与欧盟正激烈交锋; ; 欧洲民粹主义、极右政治势力日益猖獗等。本次G20峰会未能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达成共识,G20内部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也不一致。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承担全球经济治理任重而道远,中国政府发挥的主导作用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