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包括特色不明确、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质量低、产品单一、专业人才缺乏、营销力度不够等。 要从发展特色区域项目入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训、政策支持、大力宣传,不断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体系,增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脱贫致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实现。
【关键词】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投入持续加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广,是因为它们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振兴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和完善农村经济结构。 因此,要从当地资源实际出发,根据农耕文化和区域发展条件,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高度融合,打造全面完整的产业体系,注重多重效益,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况
休闲乡村起源于1830年代。 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聚集。 为了有效缓解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人们更愿意体验休闲、慢节奏的农耕生活。 休闲农业首先流行于意大利,随后进入欧美国家。 所谓休闲农业,是利用当地乡村资源、生产活动、生活方式、乡村风情等地域特色,开展当地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近年来,由于其快速发展,已成为城市居民的首选。 乡村旅游主要是指依托美丽的乡村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当地文化遗产,以乡村为具体活动场域,体验当地乡村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社会旅游活动。 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经济状况、提高人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一)文化内涵和鲜明特色挖掘不足,产品单一。 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合作创新发展形式较为单一,没有体现乡村地方特色。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乡土气息,而体现乡土气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 因此,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应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目标,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不少地区忽视了乡村旅游游客的参与性项目,特别是与当地文化特色的融合。 如今乡村旅游主要以自然风光观赏活动为主。 产品开发多以传统自然游、水果采摘、餐饮住宿等低层次项目为主,风俗文化礼品等附加值较高的项目较少。 由于对民俗文化重视不够,难以体现当地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乡村旅游文化缺乏应有的特色和影响力。 虽然这种发展形式在前期可以吸引一定数量的游客,但从长远来看,游客难免会对这种旅游形式产生厌倦,严重阻碍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与周边地区相比,没有明显优势,难以对大城市居民形成特殊吸引力。
(二)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质量低。 目前,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受到制约,服务质量和水平较低。 它们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节假日期间超负荷运转。 特别是交通、客房、餐厅、卫生间等休闲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相对简陋,条件相对较差,载客量矛盾更加突出。 另外,管理和服务人员很少,无法为游客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游客在休闲农业旅游中无法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获得满意的体验,导致游客兴高采烈、失望而归,从而降低了休闲农业旅游的重游率。
(三)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许多乡村旅游资源集中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生活水平较低。 虽然他们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但显然不足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另外,即使有些领域有很好的顶层设计,但在管理实施上仍然会出现一些偏差。 导游和服务人员素质低下,以及管理人才缺乏,会导致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营销不到位。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有着良好的背景和发展环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实际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进行传播。 宣传内容过于简单、肤浅,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无法达到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经济的目的。 。 促销内容千篇一律,没有亮点,促销内容和方式也陈旧过时,缺乏创新。
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
(一)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 休闲农业要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充分表现和突出当地乡村自然景观和农业产业特色,让游客走到哪里都有新意境、新感受、新享受。 在此基础上,要集中资金,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和产品。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各地休闲农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农耕文化遗产。
(二)拓展旅游产品种类。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产品单一的问题,产品种类有待进一步拓展。 特别注重产品差异化,开发特色产品,提高产品吸引力和客户粘性。 结合地域特色推出特色产品,以农产品为基础,开发“种植+采摘”、“垂钓+农家娱乐”等特色旅游项目。 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大型农业旅游园区,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差异化服务,形成品牌效应。
(三)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增强产业实力。 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应当加强道路建设、园区内部规划、服务水平、接待设施、休闲娱乐项目等基础设施管理,落实休闲农业经营场所安全管理服务,建立休闲娱乐项目和设施的基本安全标准。 严禁运营不符合基本安全使用标准的项目活动和设施。 此外,省市两级应建立休闲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大中小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经营场所审核、农地政策指导、农产品种植技术、农副产品等服务。销售、园林规划项目顾问及高级从业人员培训、法律仲裁与调解等休闲农业创业配套服务。
(四)加强人才培养。 乡村旅游想要从初级向高级发展并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管理模式、专业团队和人才来助力乡村、管理乡村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乡村旅游非常特殊,有自己的特色。 两个领域不同。 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和团队积极开展乡村调查,加强自身提升,不断培训农民,帮助他们建立乡村旅游新环境。 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吸引高端休闲旅游人才,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五)提供政府政策性金融支持,增强当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收能力。 任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应以企业主体的发展壮大和利润最大化为基础,应肩负起振兴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 因此,在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资金主要流向城市和大型企业的情况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国家和政府进一步加强财税支持。 推动落实现有优惠政策,开辟休闲农业“绿色通道”。 只有从事休闲农产品生产或符合国家所得税优惠条件的纳税人,才能获得相应的税率优惠。 完善农村土地利用优惠政策,在国家实施土地保护制度和农村生态保护的背景下,发展休闲农产品生产和乡村旅游对促进就业增收发挥重要作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前景良好。 游憩用地应当纳入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搭建村镇银行与中小企业互联互通平台、扩大信用贷款额度、开展小额供应链基金试点等,可以帮助农村民营企业进一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问题。 此外,我们积极运用PPP、私募、股权投资等新模式,带动社会资金持续投入,创新公司经营理念,用资金支持农村民营企业自我发展,促进农村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行业。
(六)扩大农产品销售。 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同时,可以扩大农产品销售,制定合理的农产品销售价格,吸引游客购买,从而进一步扩大农村农产品销售市场,为农民创造更多致富机会。 比如,在销售农产品时,只销售时令果蔬或有机蔬菜,保证游客购买到绿色、天然的农产品,提高游客的信心,这将对促进农民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他们不再需要外出务工,从而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减少了留守老人和儿童的数量。
(七)加强宣传推广,创新内容,增强自身实力。 在开展当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介活动时,要注重农业推介内涵的创新和优化,开展有特色的农业推介活动,运用不同的手段开展农业推介。 即使你留不住客人在当地消费,你也必须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成为未来的潜在客户和回头客。 通过有效的宣传提高知名度,最终在同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选择宣传媒体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受众进行选择。 比如观众是20多岁、30多岁的年轻人,你就必须了解这些人的状态。 他们使用最多的媒体就是网络,所以一定要注意网络上的宣传。 在加强宣传的同时,要进行有特色的内容创新,增强消费者对当地的认知,有利于增强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