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通知

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各直属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指导意见》(教机[2017]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在中小学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生态环境的建议》 《关于提高认识的通知》(教材司函[2019]6号)、《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学校创建行动计划”的通知》(教发展部函[2020]13号)、《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与碳中和》(市委发[2022]12号)要求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绿色低碳、环保节约意识,全面提升小学生绿色低碳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养,迎接绿色亚运,助力创建美丽杭州。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在全省中小学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通知》(浙教厅函[2022]59号)和《杭州碳达峰现就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有关工作事项进行部署,现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实施国民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体系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持续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全面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教育和引导生态文明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绿色低碳、勤俭节约的人。 保持节俭、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参与者、宣传者和推动者。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生态文明知识普及行动

1、用好地方教材,完善生态文明课程建设。 各中小学校要用好《人、自然、社会》《最忆杭州》等本土课程教材,利用专题小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载体开展基础教育围绕森林、河流、湖泊、土地、水、粮食等开展国情、省情、市场情况教育,普及垃圾分类、林长制、河长制等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伟大的事情。感受家乡的山水地理,领略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及时深化和修订市、区(县、市)地方课程教材相关内容。 鼓励中小学因地制宜开发生态文明教育校本拓展课程,组织相关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师生发明创造绿色技术。

2、加强学科渗透,促进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课堂主体作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在学科(专业)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各相关学科(专业)教师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科教学多元化融合,践行绿色、低碳、环保、节约等常识和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不断拓展和深化,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体验和理性认识。 各级教学科研机构要自觉、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学科渗透的指导。

3、发挥专业资源作用,深化生态文明知识普及。 鼓励全国学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志愿者进校园开展碳峰碳中和、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保护等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活动,激发中小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保护生态环境。 兴趣和热情。 鼓励学校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组织学生参观或现场教学,增强学生体验的互动性、动手性、临场感、真实感。

(二)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实际行动

1、开展校园生态文明主题实践活动。 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节能宣传周、粮食安全宣传周、中国水周、植树节、森林日、全国低碳日、浙江生态日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教育作用,不断丰富和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形式,积极倡导节水、节电、节材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学生自觉加入节能行列。和环境保护。 各中小学校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围绕生态文明主题,每学期开展一次以上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一志愿服务、一次实践活动、一次主题班会、一次成果展”等活动,其中“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2、利用好校外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学习实践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生物多样性体验点、碳达峰与碳中和优秀展示场景等场地资源层次,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学; 围绕城市及周边山水湖海等自然资源和美丽乡村、特色小镇、诗路文化等人文资源,积极打造生态文明主题研究品牌和精品研究路线,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亲近自然,增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参与感和实践性。

3、实施养成文明良好习惯专项行动。 围绕绿色亚运,以亚运城市文明共建行动为契机,开展“公筷公勺、公盘公瓶、垃圾分类”文明良好习惯养成专项活动,突出“圆盘和瓶子,避免浪费”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等内容,引导每一位学生坚决抵制食物浪费,严格遵守垃圾分类收集操作规范,鼓励中小学生探索实践垃圾分类减量化技术和方法。 融入“德育+”课程,将文明良好习惯教育融入课堂,让“光盘和瓶子、垃圾分类、节食节水”成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理念和自觉行动,营造文明礼貌的环境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 气氛很好。

(三)开展生态文明理念培育行动

1.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立足学校,围绕活动节点,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媒体,利用校报、广播电视、网络、黑板报、公告栏、电子屏等媒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教育。 一体化设计营造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工作场所和文化场景,将环境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多元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组织开展主题作文、绘画、黑板报、科技发明等绿色低碳知识竞赛和内容创作,以及“环保小卫士”、“环保小使者”等评比活动“校园绿星”,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号召力。 和有效性。

2.推进“绿色学校”建设。 以浙江省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区和省市级绿色(低碳)学校创建为抓手,为学生提供美丽、舒适、绿色、环保的学习环境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优化校园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各类公共绿地和绿化植物,提高校园绿化、美化、清洁水平。 建立健全校园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体系,加快数字化、智慧化校园建设,积极开展校园能源环境监测,有效处理生活和实验室污水,实现校园绿色运行管理。校园的整个生命周期。 积极推进学校基础设施项目标准化建设,加强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推广绿色建材应用和低碳节能改造。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因地制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中水)回用、能源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支持学校对照国家通用绿色学校创建指标和省市绿色(低碳)学校创建标准进行自查整改,改善条件,积极努力创建“绿色(低碳)学校”。

3. 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 积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融合交流机制,实现生态文明教育成果在学校、家庭、社区之间双向辐射和叠加效应。 支持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完善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回收利用和奖励机制,促进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 通过向家长发表信函或倡议书、参与社区街道生态志愿服务等方式,鼓励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优先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日常使用塑料书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罩、塑料餐具等,倡导和践行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助力打造“百万绿色家庭”活动。 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参与“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等生态文明教育品牌社会实践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周密部署安排。 市和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专门工作组,全面推进。 市教育局专题工作班由局领导带头,办公室、德体卫艺术处、基础教育处、计财处、基础教育研究室共同参与。 各地学校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对于提高中小学生文明素养、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性。 要围绕绿色、低碳、环保、节约等核心内容,立足教育教学实际,统筹安排,创新载体。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开展深受中小学生欢迎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注重内外联动。 各地学校要主动与当地城管(垃圾分类办)、生态环境、农业、林业、水利、自然资源、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加强协调沟通,密切配合,深入探索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不断丰富拓展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地和课程,满足中小学生多样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需求。

(三)典型示范引领。 各地学校要重点总结和梳理活动中的好做法和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教育门户网站、主流新闻媒体等各种平台,宣传推广特色创新、示范生态文明教育亮点和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典型事例作用。 以身作则。 各地区各学校典型案例每学期末(6月、12月)上报一次,由市教育局将优秀案例推荐至省教育厅。

围绕全市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任务,按照美丽杭州建设领导小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办公室双月调度等要求,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动态开展每双月20日前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各地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年度工作总结应于2022年11月20日前报送市教育局德体卫艺处。联系人:邓先红,联系电话:85107481。

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2 年 4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