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旅游文化》 编制 课程代码 84610014 编制时间 2005年 总课时 51名教师 开设课程 院系 成环学院旅游系 其他院系 通识课性质A、公共基础课B、专业基础课C、专业必修课程 D、专业选修必修课 84610002 使用教材(按顺序填写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青岛出版社,1998 年 教学参考资料(按顺序填写)作者、参考文献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教学参考资料不少于三本) 1)王会昌:《中国旅游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2)谢桂安。 **** 梁。 旅游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63)沉祖祥。 旅游与中国文化。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14)邵继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概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媒体文化。 对于旅游主体文化,基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以及受其影响,分析中西游客旅游行为差异的具体表现; 针对旅游客体文化,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对于旅游媒体文化来说,为游客分析服务旅游企业特色文化建设是提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旅游管理的重要学科,其研究不仅丰富了旅游学科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好的满足感。 从理论和方法上引导游客体验异国风情和精神享受,进而开发出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资源的附加值。 另外,本课程是《旅游概论》和《旅游资源》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学习方法指导力求课程教学科学化、系统化,注重旅游文化的理论与应用。 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并且可以运用到实践中。 课堂教学采取启发式,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学生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拓展思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旅游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注重其应用。 教学时,尽量用旅游行业中的一些典型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其基本思想,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 整个教学过程中,会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关于问题。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针对主要旅游文化,基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分析受其影响的中西游客具体旅游行为的差异; 对于旅游客体文化,以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从旅游媒体文化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方面分析旅游资源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旅游媒体文化方面,重点掌握旅游企业为游客服务的特色文化建设方法。 难点: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媒介文化的界定,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方面分析旅游资源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需要丰富的中外历史文化教材的基础教学内容,以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第一章讲座作业)(一)章节知识点及重难点【知识点提示】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意义、历史与现状等,掌握旅游的构成体系文化,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及其在旅游学科中的地位。 【难度提示】文化和旅游文化的概念定义及旅游文化的构成(二)基本教学内容(二)第一节旅游文化概述文化的含义(一)文化的含义词源( 2)文化的定义(3)文化的层次结构(4)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旅游文化的构成体系(1)根据现代旅游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传媒文化(2) )按照文化的结构模型:旅游物质、旅游制度行为、旅游观念文化 (3)按照旅游管理和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旅游管理文化 第二节 旅游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旅游文化学习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我国旅游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我国旅游文化研究展望(三)研究教学及其他环节的基本内容(2课时)(问题讨论)第二章旅游消费行为文化(6课时)讲座作业)【知识提示】理解旅游消费行为与文化的关系,分析在影响旅游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文化是影响旅游行为的根本因素。 在此基础上,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对中西旅游的不同影响。 【难度提示】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对中西游客消费行为的不同影响。 第一节文化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行为的一般理论和模型 (一) 消费者行为的一般理论 1.
习惯行为理论 2. 风险降低行为理论 3. 解决问题行为理论 4. 选择决定行为理论 5. 象征性社会行动理论6。 学习过程行为理论(二)消费行为模型 1. 经济消费模式 2. “刺激-反应”消费模式 3. “EBK”消费模式 4. 社会心理消费模式 5. Tarde 消费模式 6. 一般消费行为模型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体现在第二节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及其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西传统文化的根本差异(1)人性观(2)人与自然的关系(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时间取向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市场的文化特征分析(1)日本文化和日本游客 日本游客的文化心理(二)西方文化与西方游客 1.美国人:开朗、外向、敬业、创新 2. 英国人:绅士风度、警觉、冷漠 3. 法国人:热情、浪漫、骄傲、乐观 4、德国人:神秘、自信、认真、认真。 中西传统文化背景下旅游消费行为比较(1)旅游动机强度差异(2)旅游动机类型差异(3)日期和地点选择差异(4)旅游形式差异旅游组织(五)旅游消费支出结构的差异(六)具体旅游消费习俗的差异第三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6课时)【知识提示】了解和掌握旅游审美过程,了解旅游审美过程自然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分析游客在欣赏自然旅游资源时的审美体验。 【难点提示】旅游审美过程,了解自然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欣赏审美特征。 第一节:旅游美学的历史 自然山水崇拜时期(公元前600年以前) 旅游美学的觉醒时期(公元前600年左右) 崇尚山水时期(公元3世纪) 旅游美学的繁荣时期(公元6世纪至7世纪) ) ) 旅游美学的稳定发展时期(宋、元、明、清) 第二节 自然旅游资源鉴赏的审美体验 自然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1)形象美:雄伟,(2)色彩美(3) )动态美(4)声音美(5)朦胧美审美体验阶段(1)初级阶段:欣赏山水的形式美(2)中级阶段:场景交融(3)高级阶段: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最高阶段:艺术创作境界第四章中国古代园林旅游文化(10小时教学讨论)【知识提示】了解和掌握中国园林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元素以及园林的布局特点,从而指导园林旅游管理。 【难度提示】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要素分析。 第一节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园林的发展史(一)秦汉以前:主要时期以帝王贵族的狩猎园林为主(二)魏晋南北朝:山水园林的奠基时期(三)唐代:山水园林全面发展的时期(四)宋代:造园艺术较为普遍的时期(五)明清时期:古代园林的最后繁荣时期第二节中国园林按占有类型分类及特点按人物身份划分(1)皇家园林(2)私家园林按地理位置划分(1)北方园林(2)江南园林(3)岭南园林按园林艺术风格划分(1)规则式园林(2)自然园林(三)混合园林第三节中国园林造园要素(三)植物配置(四)建筑营造(五)书画水墨第四节中国园林艺术鉴赏中国园林布局艺术(一)布局方法(二)私家园林鉴赏——以拙政园为例(三)皇家园林鉴赏——以颐和园为例山水的分离与互借第五章中国建筑旅游文化(12小时教学实践)(一)本章知识点及重点难点 【知识提示】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类型,了解和掌握中国宫殿建筑文化和宗教建筑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与西方建筑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难度提示】中国古建筑特点特点; 中国宫殿建筑文化和宗教建筑文化,以及与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2)基本教学内容(2)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中国古代建筑特点(1)以木、砖为主要建筑材料(2)整体布局整齐、灵活 (3) 造型美观,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 (4) 严格的等级制度 (5) 装饰丰富多彩 (6)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中国古建筑 中环境素描建筑 第二节 中国宫殿建筑文化 中国宫殿建筑的布局 (1) 前后寝室 (2) 三朝五门 (4) 严格中轴对称 (5) 阴阳五行理论的体现 宫殿建筑文化分析——以以故宫为例第三节中国寺庙与道教建筑文化佛教寺庙建筑文化(一)佛教简介(二)佛教寺庙建筑布局——以中轴对称为例(三)佛教寺庙主要建筑简介(四)佛教古迹与道教建筑文化(一)道教概论(二)道教建筑布局——以中轴对称为例(三)主要道教建筑介绍(四)道教名胜古迹部分4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西方建筑艺术发展的主要时期 (1)古埃及艺术(BC3000-BC332) (2)古美索不达米亚艺术(BC3000-BC539) (3)古希腊艺术(BC3000-BC30) )(4)古罗马艺术(公元1世纪—公元4世纪)(5)拜占庭艺术(公元4世纪末)(6)罗马艺术(公元11世纪—公元12世纪)(7)哥特式艺术(公元12世纪) (公元15世纪—公元15世纪) (8)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5世纪—公元16世纪)中西建筑整体审美原则和艺术特征比较(1)实践理性精神和宗教精神精神体现在建筑色彩上 (2) 结构的框架式、柱式 (3) 庭院式布局 与单一建筑类型比较 (1) 宫殿建筑 (2) 坛庙建筑 (3) 宗教建筑 (4) 现代建筑(三)研究性教学及其他方面的基本内容(2课)(问题讨论) 苏州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以苏州园林为例,探讨了古代“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伦理文化对园林空间组织的影响,并比较了东西方园林的差异。 你知道佛教名山有哪些吗? 为您最喜欢的佛教旅游区撰写指南。 湖北武当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也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以此为例解读道教的基本教义和道观常见景观。 装饰图案,解析道教建筑文化。 西方建筑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八个主要时期。 推动各个时期建筑艺术变革和发展的文化驱动力是什么? 目前,中国的许多城市和地区已经通过“移植”出现在一些西方人的想象中。 您对名楼带动旅游发展的现象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