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用上新能源

长治市屯留区将沼气利用当成一项生态富民工程的重点工程来抓,用科技攻关解决北方冬季沼气产气难题,用沼气串联畜禽粪便和垃圾处理、秸秆利用、有机肥料生产,环境治理等农村能源新兴产业各个环节,掀起了一场农村能源新变革。

“文明村”要当“生态村”

沼气能广泛应用于炊事用气和发电,净化后还可以作为车用燃气,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是最容易得到的生物质能源。屯留区瞄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目标,将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建设美丽家园的有效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紧紧抓住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这个关键,在实践中探索形成可腐烂垃圾沼气化处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可腐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

近日,屯留区王庄村正在建设的1.2万立方米的沼气综合处理站投入使用。王庄村村委会主任董建民说:“我们村已经有一座2000立方米的可腐烂垃圾沼气综合处理站,每天‘吃’畜禽粪便、庄稼秸秆、厕所污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可日处理生活垃圾200立方米,年产沼气约45万立方米,能为353户村民提供清洁能源炊事用气。新建的这座更大的沼气站竣工投料产气后可为村民供暖。”

王庄村是全国文明村,也是屯留区的富裕村。村里有养殖、运输、种植等传统产业。董建民介绍,有了沼气站,带活了村里的很多产业。利用沼气液村里的菌菇大棚每天可产香菇约350公斤,一天能为村集体收入5000元左右;刚刚新建的一座十连栋自动化养猪场,引进第一批200多头种猪,将来这里养殖的3000多头猪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管理,其猪粪和周边养殖场的生畜禽粪便也被有效利用起来。董建民说:“我们要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用沼气池转化利用大田作物秸秆,用沼气渣生产有机肥,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生产绿色农产品。把全村的养殖、种植、深加工产业链形成生态无污染绿色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法宝”

屯留区共有农户7.2万户,每天按户均产生可腐烂垃圾0.5公斤计算,共有3.6吨;主城区各类餐饮、学校每天产生厨余垃圾50吨;全区还有95个养殖场,每天产生畜禽粪便510吨,这都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过去一般做法是将可腐烂垃圾与其他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既占用相当的土地资源,又会散发臭味影响空气质量,产生的渗滤液也会造成二次污染。

影响和制约沼气设备长效运行的最大瓶颈就是冬季气温低,产气量少或不产气。据了解,在我国不仅是北方地区甚至包括中部的河南、西南的四川等大型工业化沼气最发达先进地区,每到冬天沼气设备就会停用两到三个月。屯留区针对性地从采取增温保暖措施入手,大胆尝试,多措并举,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借鉴实施“以气代煤”工程中敷设地暖管的做法,采取集中供热+地暖管、沼气锅炉+地暖管、电热棒+地暖管三种模式,通过热水循环加温,提升罐内温度。同时对沼气罐外又采取搭建阳光保温棚、加盖保温棉被、喷涂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等方式,有效保持热量,防止温度下降,大大提高了产气量。王庄村2000立方米发酵罐,利用集中供热回水管网,配备增压装置,将热水管引入罐内加温,外设的钢架玻璃保温罩内同时铺设暖气管道进行加温,使发酵罐温度在两天内迅速由0℃以下提升至30℃左右,基本可与夏季产气高峰持平。屯留区的这一科技成果已经申报了专利。在路村乡老军庄村、吾元镇西岭村、张店镇南沟村、李高乡北宋村和县城可腐烂垃圾综合处理站,记者看到,发酵罐均配备了双回路加温设备,在气量充足的情况下,他们可利用沼气锅炉进行水温加热,晚上利用峰谷电价的优惠政策对发酵罐进行电加热水加温。目前,屯留区建成可腐烂垃圾沼气化综合处理站15座,总容量约1.5万立方米,可辐射处理12个乡镇110个村的可腐烂垃圾和40多个养殖场的畜禽粪便,一举解决了可腐烂垃圾无害化处理难题。

建设美丽乡村有了新途径

老军庄村是屯留区人口最多的村,总人口近5000人。这个村有60余户从事牲畜屠宰行业,长期以来村里生活垃圾和屠宰废弃物料造成污水横流,环境卫生“脏乱差”成了村里摘不掉的帽子。

老军庄村村委会主任刘振生介绍,自从建起了沼气站,村内的屠宰废弃料和其他可腐烂垃圾得到及时收运处置,昔日垃圾乱倒、蚊蝇乱飞的村中裸地也改造成了村民消闲纳凉的公园绿地,村内环境从此得到根本治理。

不仅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变化,有机高效的循环农业也得到了发展。屯留区按照“上联养殖业、下接种植业”循环发展的桥梁,使“规模养殖-沼气处理-有机种植”闭环运行。上村镇以沼气综合处理站为辐射,建成占地1600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日光大棚1个,采取现代化栽植技术,发展优质香菇种植,年收入可达100万元左右,将在集体收入破零的基础上实现收入大幅跃升。目前屯留区依托沼气综合处理站,共发展无害化有机农作物生产基地1万亩,建成高标准现代化日光大棚20余个。

美丽乡村需要乡村公共服务来支撑。利用沼气处理站,屯留区在许多村大力推广“沼气综合处理站+公共浴室+群众炊事用气+村级组织活动、日间照料中心、中小学校取暖用气+……”的“1+N”资源化利用模式,给群众提供“一壶开水”和公共浴室等福利,实现了公共服务效益的最大化,村民们的幸福感倍增。截至目前,屯留区先后建立完善了以北宋村为代表的小型、老军庄村为代表的中型、王庄村为代表的大型(三种发展模式,在安全运行、稳定运行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技为农村能源提供了强大支撑。屯留区的沼气带动的农村能源新变革已经呈现三大亮点,生态修复,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深度治理;促进生产,实现了有机循环农业深化融合;生活改善,实现了乡村公共服务深层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