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丽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遗产带来旅游,旅游促进保护”的双赢之路无疑是正确的。 但丽江目前的旅游发展也存在新城区和传统文化的无序开发。 大气淡化、旅游资源破坏,影响了丽江城市旅游和丽江城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分析丽江城市旅游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丽江城市旅游发展应实施文化战略和经济战略,以保护旅游资源为重点。
关键词:城市旅游; 战略; 丽江
CLC 编号:F590 文档代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3) 01-0167-03
丽江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标志性建筑,已成为中国主要的旅游热点和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而且,由于在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丽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丽江模式”并向全世界推广。 丽江“遗产带来旅游、旅游促进保护”的双赢之路无疑是正确的,但丽江当前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丽江城市旅游产业和丽江城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丽江发展城市旅游的优势
1、城市形象。 丽江地处云南、四川、西藏经济文化交界处。 这里居住着纳西族等十多个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和社会网络。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塑造了丽江独特的城市形象。 和文化品味。 丽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世界遗产”文化品牌极大提升了丽江的知名度,城市形象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从而带动了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并产生巨大影响。 经济效益。 1995年之前的丽江,旅游业只占地方财政的一小部分,但现在已经成为丽江的支柱产业。 2010年,丽江接待游客9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2亿元[1]。
2、资源优势。 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造就了丽江较高水平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丽江是云南唯一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称号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首先,丽江拥有壮丽而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距离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冰川。 也是长江南岸的最高峰。 现已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还拥有风景如画的长江第一湾、素有“滇”之称的虎跳峡自然奇观,还有“全省诸山之祖”老君山、泸沽湖等一大批自然景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山石城、映衬玉龙十三峰的中国名泉之一黑龙潭。 景点。 其次,丽江还拥有文化底蕴深厚、个性鲜明、品位较高的文化旅游资源。 丽江地处滇川藏三角文化圈,是中华民族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东巴文字,被誉为“天下奇书”。 2003年8月,东巴古籍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有被称为中国音乐文化活化石的纳西古乐; 这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母系摩梭文化,也有彝族(塔留族)、傈僳族、普米族、藏族等多元民族文化,丽江古城至今仍是研究历史上不可多得的遗产集中国建筑和文化于一体,被誉为“活的”历史文化名城。 此外,丽江还具有多气候带、多物种资源的生物资源优势。 玉龙雪山风景区分布着20多个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动植物宝库”。 “三江并流”的核心景区老君山还拥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丰富未受破坏的动植物群落。 这些为开展科考旅游、维护丽江生态环境、发展生物工程创造了先天条件。
3、区位优势。 丽江地处云南、四川、西藏经济文化交界处。 是连接西藏东南部和川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 是大香格里拉旅游主线上的重要城市。 如今,随着丽江机场改扩建和口岸机场的申报建设,泸沽湖机场建设顺利推进,大理铁路建成通车,丽香铁路、大理高速公路相继实施、丽盘高速公路项目,现代立体交通以丽江为中心,辐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主要城市和景区。 网络正在形成[2],为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位条件。
二、丽江城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所有历史文化名城中,丽江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可以说是最好的。 但从更深层次看,丽江旅游业辉煌背后隐藏着一些问题,制约了该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发展。
1.新城区开发无序。 新城区发展缺乏有效引导,无序蔓延,与老城区缺乏文化联系。 该建筑风格破坏了古城的整体风貌,影响了丽江城市形象,对旅游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危害。
新老城区分开发展的思路和初衷是正确的。 新城的建设可以缓解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之间的矛盾,扩大城市规模,分流古城的接待。 近年来,新区的发展也很快,特别是1996年地震恢复后,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丽江新区面积已达14平方公里,但建设项目主要沿道路分布,占用大量农村乡村。 非集约化的用地模式,一方面破坏了古城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同时也造成街区内土地空置较多,影响城市后续发展。 此外,新区的建筑设计和城市景观呈现出大杂烩般的状态。 与迷人的古城相比,严重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关联性。 新区仍存在少量不当高层建筑,部分建筑严重破坏了世界遗产城市的整体风貌。 城市整体面貌的破坏,必然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进而影响丽江在人们心目中的旅游魅力。
2、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目前,丽江的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古城和玉龙雪山,导致这两地的负荷过大。 2002年,丽江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提出,大研古城等主要旅游景点已超出其可承受的环境容量。 在面积3.8平方公里的古城地区,游客最多不得超过6万人[3],据2007年统计,2007年丽江古城接待游客人数已达500万人次,并且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每日最大游客量约为10万人次。 如此大量的外来人口让古城不堪重负,同时也极大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大量外商和游客污染了水体和绿地。 玉龙雪山雪线上升,冰川退化,令人担忧。
3、传统文化氛围减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UNESCO)2000年认为“丽江古城的商业气息和旅游氛围太浓,侵蚀了传统文化。随着旅游和现代化的出现,丽江古城的形式、节日、礼仪、语言、服饰、信仰、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正在消亡和变化,导致古城面临文化危机”[4]。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随着游客的增加,大量游客涌入古城。大量外地商人进入古城做生意,导致古城商业气息过于浓厚,太多的商店、餐馆、旅馆让古城几乎变成了一个大购物中心,失去了宁静与安宁一方面是居民区,一方面是利益的驱使,将住宅改为商铺;另一方面是因为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旅游业的干扰,或者是因为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居住环境方面,大量居民从古城迁移到新城。 2009年,四方街地区80%以上的房东选择在新城居住,只有不到10%留在中心区,而这些剩下的居民只参与古城的管理或清理。 现实的生活中心也是新城中[5]。 人口更替必然带来文化变迁。 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古城的一些传统文化正在变异、消失,没有文化历史遗产的古城将成为空壳。 4、旅游产品特色不足、结构单一。 总体而言,缺乏专门的旅游点来形成新的旅游线路,分散遗产地的游客。 丽江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但开发旅游资源的手段与其他地区基本相同,不能独具特色,因此没有充分展现丽江旅游的独特魅力。 特别是丽江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比较滞后,现有的开发大多是表面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丽江的旅游设施接待能力已能满足旺季的需要。 但由于旅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文物古迹游览为主,淡季存在大量旅游设施闲置的问题。 这些旅游设施的维护和配套成本非常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丽江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丽江城市旅游发展对策
1.保护旅游资源。 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因此,旅游发展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旅游经营者、城市居民和游客,都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保护旅游资源。 。 其中,政府是资源保护的主导力量,因为政府的决策会影响其他相关方。 政府官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只有有了这一理念的保障,才能从政策、法规、决策等方面引导、约束和规范其他旅游利益相关者,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主要通过政策、法规和制度来规范旅游经营者,主要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城市居民和游客树立保护观念。
2.切实实施文化经济战略。 我们需要从战略高度明确丽江城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与丽江市尤其是丽江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密切相关。 必须走城市与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城市旅游的发展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向和立足点,即明确自身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毫无疑问,丽江的旅游发展要打文化牌,靠文化取胜。
丽江已从滇西北的一个小镇摇身一变,成为世界各地人们追捧的旅游热点。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丽江世界遗产的文化品牌。 文化为丽江旅游业的第一次创业带来了辉煌。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可以说,丽江旅游产业目前正处于提质增效、变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的第二次创业门槛。 在此过程中,要真正实施文化经济战略,走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
丽江旅游初创时期,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文化的经济价值,但文化资源的运用还停留在表面层面。 例如,旅游产品中只有一些表面的文化现象可供游客欣赏,而缺乏游客的认可。 、参与和体验深层文化因素。 而且,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丽江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文化商业化、传统文化弱化。 比如,为了迎合旅游的需要,一些项目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纳西文化的原貌使其商业化、庸俗化。 这在一些民族歌舞的演出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为了迎合游客的欣赏需求,纳西古乐的表演增加了伴奏舞蹈,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看起来像是乐队在为舞蹈伴奏,舞蹈却成了主体,扭曲了艺术的本质。 因此,现阶段丽江旅游发展的文化经济战略必须避免已经出现的问题,挖掘以东巴文化为主体的纳西族传统文化内涵,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和环境优势。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一)城市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功能和发展目标进行。 在2002年的《丽江城市发展概念规划》中,城市的功能定位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品质旅游城市、滇西北区域旅游中心、玉蜀黍主要风景名胜区之一。龙雪山风景区。 发展目标是将丽江建设成为国家名城、文化名城、生态名城。
从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来看,这是正确的,但这只是一个理想。 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诸如新城市挤压旧城市等各种城市建设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 假仿古建筑等的出现,需要政府、旅游开发商和居民树立保护意识和观念,在实践中切实保护文化遗产,实现丽江市的发展目标。 (二)加强城市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在城市环境中,一方面纳西文化作为稀缺文化资源得到弘扬和保护; 另一方面,现实中,很多纳西族人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城市文化的洪流中,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融合。 。 如果这样下去,可以预见,随着共同文化的形成,许多原本存在于地区、村庄、家庭或宗教团体中的地方传统,即使不是完全消失,也会被削弱,只能在一些仪式上进行。或促销活动。 偶然出现,甚至最终与主流文化融为一体,无处可寻。 因此,必须建立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机制,加大对东巴文化等传统文化的调查和分类力度。 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种东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措施; 我们要做好纳西族的保护工作,因为纳西族是东巴文化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加大东巴文化教育力度和范围,普及东巴文化。 (三)通过产业发展诠释和激活东巴文化。 要把东巴文化从资源优势转变为效率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必须利用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抓住东巴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运用解读、活化等手段,意为呈现东巴文化。 巴文化开发了一系列东巴文化旅游产品和精品,打造丽江东巴文化品牌。
3.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结构。 丽江城市旅游产品开发能力有待提高。 现有的旅游产品比较单一。 可以说,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缺乏休闲娱乐、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 这显然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结构:
一方面,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建议减少团体观光游,发展个人或家庭团体住宿体验游。 大部分跟团旅游都是肤浅的旅游。 他们在丽江停留的时间较短,一般为一到两天。 游览内容很少,游览范围窄,知识含量低。 只能达到“来这里参观一下”的效果。 个人或家庭团体旅游活动自由度大、范围广、深度广,一般停留时间较长,平均一周左右。 这种旅游既能满足游客参与体验的心理需求,又能大大提高人均日消费,对古城的压力也比较小。 如果丽江有关部门能够设立一些信息中介服务机构,通过网上或电话预订的方式解决游客的住宿、交通和出行问题,相信这种方式会更受游客欢迎。 另一方面,要丰富其他产品类型,发展高水平旅游产品,特别是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品。 由于生态旅游和知识旅游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具有回头客多、生命周期长的特点,能够满足游客对知识和体验的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从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改进和发展。 例如,可大力发展玉龙雪山、老君山生态探险旅游、科考旅游,泸沽湖、老君山、小凉山民俗生态旅游产品,东巴文化旅游产品,真正实现通过旅游产品传播文化,让游客对文化产生认同。 角色。 此外,丽江还可以利用相对区位优势,发挥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依托新城区开发建设,提升接待能力,发展会议旅游、赛事旅游、购物等非资源型旅游产品。 旅游及其他产品; 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开发以攀枝花市、藏区等为主的避暑、避寒度假产品。 总之,要形成合理的产品体系,改变目前淡旺季分明的格局。以旅游产品为重点,使游客的时间分布趋于分散,减轻古城的环境压力,缓解淡季过慢的问题,使古城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低密度、高品质的特点。 最后,旅游产品开发要关注城镇居民的利益。 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首先必须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满足他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因此,丽江这样一个致力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城市,必须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的需求。 功能要求。 一方面,要减少旅游活动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程度; 另一方面,要考虑安排居民的日常游乐设施、产品和活动。 例如,新老区交界处的狮子山可作为居民重要的休闲场所,并适当增设山上绿地和公共活动场所设施,增加山上通道,方便城市居民; 充分利用纳西族的风俗习惯,举办各种民俗活动。 例如,跳舞是纳西族非常喜爱的一项文化活动,可以定期举办舞会。 让居民有机会参与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4。结论
丽江旅游一期开发取得辉煌成果。 可以说,现在正处于提质增效的二次创业门槛。 本文仅针对丽江城市旅游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角度提出旅游各利益相关者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实施文化经济战略、提高旅游质量的对策。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当然,丽江城市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全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参考:
[1] 云南丽江古城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EB/OL].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107/16/t20110716_22546247.shtml.
[2]丽江市委书记:再思考丽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EB/OL].http://news.sohu.com/20091223/n269158918.shtml.
[3] 周健,张松,王军. 保护中求发展,保持特色——世界遗产城市丽江概念性发展规划纲要[J]. 城市规划学报,2003,(2):32-39。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中国丽江古城案例研究,2000 年 4 月。
[5]李超,张兵。 浅谈“丽江模式”的缺陷[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