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三江源国家公园先考试

赤狐。宋林继摄

 

我感觉不是为了找乐子和享受,而是来提高保护意识的。五一小长假前,访客宋林继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区参与了特许经营企业云享自然的生态体验活动。

这和传统旅游有什么不同?

造访三江源国家公园,要答题——行试合格才能获得通行证;要学习——出发首日不逛景点,而是听课、参观博物馆;要关注生态——行程中拜访保护站,体验科考人员和当地巡护员的工作……

不是单纯去玩,感觉更像去科考。访客陈先生说。

如今,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云享自然自然体验、昂赛乡雪豹观察等特许经营项目正在以有别于传统旅游的形式落地生根。它们向游客提供科学精准的环境解说和自然导赏服务,并陪伴当地社区共同发展。

考试合格,方可进入——保护是门槛也是细节

报了团、交了费,就能游览三江源国家公园吗?

不,得先考试。

三江源国家公园初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特许经营制度,在特定线路有限制地开展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特许经营活动。获得了特许经营权的玛多云享自然公司生态体验活动明确规定,访客通过测试后方能签署协议进入国家公园。

那么,考什么?

记者在云享自然微信小程序里体验了答题。

在三江源,你可以触摸以下哪种动物?A.旱獭 B.黑唇鼠兔 C.兔狲 D.以上都不可以

在开车行进时,哪种行为是被允许的?A.看到野生动物,摇晃司机让他停车 B.看到美丽风景,探出半个身子拍照 C.看到路边的绿绒蒿,下去摘一朵 D.以上都不对

测试由25道题组成,主要内容是为满足生态保护第一要求的访客行为规范。例如,如果发现了一块贝壳化石或人类遗迹,应该怎么办;在国家公园内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行走;在公路行进中看到草原上的野生动物,不可以做什么;在国家公园内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等。也有地理、人文、动物、植物等科普方面的题目,大部分题目的答案可以在小程序的云享课堂板块中找到。

可万一考不过,怎么办?

根据系统设定,访客可以重复测试,不限次数,每次题目会有不同。

访客测试的目的不是拒访客于门外,而是让大家提前了解国家公园,为进入其中做好准备,在体验中‘每走一里路,便读一卷书’。云享自然公司创始人王蕾说,生态体验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对访客有更高的要求,访客需要时刻关心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干扰了生态系统,是否影响了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同时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希望大家能意识到,自己是来到国家公园做客的,野生动植物和当地居民才是这里的主人。

保护,也体现在种种细节中。例如,访客陈先生记得,行程中,每车专配的科普向导会叮嘱下车拍照的访客轻关车门,避免惊扰野生动物;访客宋继林则记得,每天的饭菜都不用一次性餐具盛装,避免产生过多生活垃圾。

大鵟。宋林继摄

生态保护第一贯穿生态体验全过程

从冬格措纳湖边的高山裸岩到阿尼玛卿的雪山冻土,从鄂陵湖、扎陵湖的高寒湖泊,再到黄河源旁的高寒沙漠,在短短几天内,访客穿越多种高原生态,饱览风光。更难得的是,黄河源是我国野生动物能见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访客对野生动物的遇见率达到了非洲国家公园的平均水平。

这一路,我们邂逅了很多野生动物。酷爱摄影的访客陈先生非常兴奋。从能够轻松飞越珠穆朗玛峰的斑头雁、高山兀鹫,到青藏高原特有物种藏原羚、喜欢独居的藏狐、成群结队的香鼬和多到能把人看烦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还有大鵟、猎隼、鸬鹚、棕头鸥、岩鸽、棕颈雪雀,陈先生的相机快门频频按下,鼠兔和旱獭等甚至都没资格上镜。镜头变焦倍数如果再高点、能把远处的动物拍得更清晰点儿就好了。他甚至在行程结束后,购置了新镜头,盼着有机会再次造访三江源国家公园。

令访客们新奇的,不仅在于饱了眼福,还在于长了见识。

在雪豹栖息地,访客和巡护员一起,徒步于他们日常工作的小径,行走在山脊草甸,穿越丹霞地貌,为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学习辨认野生动物的痕迹;在被称为祖父大玛神之山的阿尼玛卿山,访客与监测员、牧民一起,参与神山煨桑、雪线测量;在黄河源头,访客由科学向导带领,参与水源监测工作、为大鵟搭建人工巢穴……

对生态保护工作的体验,是此行一大亮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守护者们,既有科考专家,也有默默奉献的当地牧民。访客行程中的每一站,都在邂逅这样的守护者,走近他们的故事。正如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曾指出的,中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必须坚持四大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就是一定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这是最重要的原则。

我们坚持有限有序、合法依规地开展生态体验。王蕾说,例如,不追求访客规模最大化,而追求其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路线规划因时制宜,在鸟类育雏期避免前往其栖息地;选派具有动植物专业背景或生态工作经验的科学向导,既为访客做详细介绍,又把握活动分寸,避免访客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的样板。

黑颈鹤。宋林继摄

反哺社区,生态体验项目与当地居民共发展

访客陈先生对行程中担任司机的藏族小伙子印象格外深刻:他的笑容特别真挚。闲聊中,陈先生得知,小伙子所在的村子不少家庭都接受了培训,轮流上岗参与访客接待。

王蕾介绍,云享自然自然体验项目通过与当地合作社开展商业合作,对愿意参与访客接待的当地藏族牧民进行各种培训,项目的部分科学向导就是当地藏族牧民。经营活动中所需物资优先在当地采购,所需人员,包括驾驶、住宿、餐饮、应急、旅拍等岗位的工作人员,均优先雇用培训过的当地牧民。

无独有偶,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导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昂赛乡雪豹观察特许经营项目中,当地20余户牧民家庭被选拔确定为接待家庭,这些牧民家庭经过培训后,为体验者提供食宿,并担任司机和向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曾指出:国家公园特许经营不只是自然资源利用形式,也是一种保护手段,即让牧民亲身感受到自己保护好的绿水青山转化成了自己用得上的金山银山,牧民与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特许经营企业先形成利益共同体,再形成共抓大保护的生命共同体。

据悉,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和2021年玛多县7.4级地震影响,云享自然自然体验项目收入不高,但这些收入中超过2/3成了玛多县牧民的收入,特许经营真正造福了当地牧民。与之相似,昂赛乡雪豹观察特许经营项目收益的45%也属于接待家庭,45%属于村集体收益,10%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基金。

在和当地参与接待的牧民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也许我们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生活的新希望。陈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