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发布

京津冀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发布

 

非高峰生产不再是“一刀切”

■本报记者马卫辉北京报道

传闻已久的京津冀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终于正式发布。

9月27日,生态环境部官网在“通知公告”栏目发布《关于印发京津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河北及周边地区》(环大气[2018]100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重点城市钢铁产能限制50%”等规定。删除“采暖季”,改为“各城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我的钢铁网”信息总监徐向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一变化体现了环境管理精细化的趋势,更符合行业实际情况,更有利于调动钢铁积极性。企业开展环保改造。

“前段时间,关于取消限产比例的传言,导致钢价异常波动,这主要是市场对政策的误解,甚至是刻意曲解和炒作。取消限产比例,并不意味着减产。”不限制,但限制是产权交给地方政府,限制还是要限制的,为了完成考核任务,地方政府甚至可能加大压力,出台限产措施,高于中央政府的要求。” 徐向春说道。

环境管理更加精细

此前,《行动计划》草案曾规定,钢铁、焦化、铸造等行业要实施部分错峰生产。 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制50%; 其他城市限产不低于30%,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制定实施方案。

《行动计划》最终版取消了这一规定,改为:各省份要制定重点行业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 各城市要结合本地产业结构和企业污染排放绩效,制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细化企业具体生产线、工艺和设备的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安全生产措施。

2018年10月底前,省级相关部门须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错峰生产计划。 错峰生产清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 确需调整的,应当在省级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告,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徐向春表示,去年实施错峰生产时,确实有明确的限产比例。 今年取消了具体限产比例,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控限产。

“去年之所以实行50%全面限产,是因为第一年,很多具体任务不够细化,当地政府不知道哪些钢厂排放好,哪些钢厂排放差。 ,所以无法进行差异化限产。” 徐向春说,“今年不一样,有了去年的经验,再加上今年超低排放的推广,采取一刀切的限产措施未免过于简单化。对于那些积极进行环保改造并像其他不进行改造的企业一样投入大量资金限制生产的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

他认为,今年的调整比较合理,是为了适应环保管理精细化的趋势和环保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

“取消限产比例并不意味着不限产。”

9月初,受环保限产解除传闻影响,钢材期货大幅下跌。 9月10日A股开盘时,钢铁、建材、煤炭、基础化工等周期性板块集体下跌。 截至收盘,根据中信一级分类,基础化工板块下跌0.86%,煤炭板块下跌2.07%,建材板块下跌2.22%,钢铁板块下跌3.61%。

“前一段时间,市场对环保限产抱有较高期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猜测,希望通过环保限产来推高钢价。 《行动方案》流传后,限产比例的取消,改变了市场对环保限产的预期,有人故意曲解为不限产,改变了市场心态,导致价格调整。 徐向春说道。

事实上,取消限产比例并不意味着不限产,而是给予地方政府限产、实行差别化错峰生产的灵活性。

“错峰生产是必须要进行的,但具体的错峰数量,会给地方政府一定的回旋余地。比如,唐山已经大规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量已经减少了10%。”即使在高峰产量的情况下也有所增加。幅度已经缩小,甚至比限产50%还好。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全面限产50%呢? 徐向春说,“把回旋权交给地方,因地制宜,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更好实现污染防治。”

事实上,在《行动计划》附件中,已经详细明确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以唐山为例,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重度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天。

“这个目标需要评估,各地会根据自己的空气质量来衡量。如果觉得可以实现目标,限产可能会小一些;如果觉得达不到目标,可能会减产。” “必须提高限产,而且限产会更大,耗时更长。” 徐向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