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殷殷嘱托丨绿色发展新路吉林省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纪录片

生态旅游政策背景_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政策法规_生态旅游

雄伟的长白山,汹涌的松江。

四月下旬,吉林大地满目新绿,美丽的生态令人陶醉。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我省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人心好、效益增的绿色发展新路。 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辅相成,把“绿水青山”变成了老百姓参与保护、受益的“金山银山”。

筑牢生态屏障,铺平绿色发展道路

近日,一年一度的查干湖春季增殖放流活动如期而至。 10万斤鲢鱼、草鱼、大白鱼等鱼苗在清澈的湖水中快乐地嬉戏。 据悉,查干湖今年计划投放鱼苗110万斤,目前已投放70万斤,约合700万尾鱼。 通过建立“以鱼净水”的长效机制,坚持“计划捕捞、永续利用”的原则,查干湖逐步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确保了“鱼多鱼多”。年复一年,而且每年都绰绰有余”。

查干湖只是我省精心保护生态背景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深入实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草原湿地“五大保护攻坚战”,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全面启动实施“双碳”行动,建设碳中和示范园区,打造清洁能源经济示范区,持续开展绿色美丽吉林行动,启动吉林万里绿色水廊建设,实施林草生长系统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工作。

我省集中出台《关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吉林省“零废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意见》《实施方案》 《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改革为抓手,逐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目前,我省已形成长白山、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组成的“一山三河”的基本框架。 四大湿地生态区、绿水青山组成的生态格局,成为我省以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

做好山水林田湿地大文章,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途径和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省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湿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因地制宜,促进生态资源增值。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20-2025年)》发布,为全省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省冰雪经济与避暑休闲产业同步发展; “温馨相约·冬天来吉林玩雪”和“清爽吉林·22℃夏日”双品牌深入人心。

长白山作为我国北方的生态屏障,坚持边保护边开发,生态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年接待游客量从2005年的55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251万人次以上。近期,长白山池北区57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的数千辆公共自行车成为市民和游客绿色出行的好帮手和低碳。

像长白山一样,通过生态赋能为新生活增添色彩的例子在我省还有很多。

在花团锦簇的大青山上看满天繁星; 在半山清雪雾气中感受高山滑雪的速度与激情; 在古色古香的木村里品尝丰收的喜悦; 在仙境般的茂密森林中欣赏两岸的雾凇。 、听潺潺流水……结合我省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山、冬冰雪的鲜明资源特色,我省不断丰富生态旅游产品。

梅花星空花海、老白山雪乡、二合雪乡、晋江木屋村、雾凇岛等生态美丽城乡,因其贴近自然、温馨舒适的环境,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目的地。丰富多样的沉浸式体验。 想法。 同时,依托生态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吃上了“生态旅游大餐”。

通化市西家荒屯,曾经的深山,如今已成为可观山、可水、记乡愁的热门度假胜地。 村民孟繁英兴奋地说:“以前务农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在旅游度假区打工,全家一年能挣10万元!”

“我们倡导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构建绿色文化体系。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旅游从业者要多发力自然体验、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新业态,不断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同时,引导旅游消费者文明出行,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善待环境,保护珍贵生态。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财富。” 省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绘制最大同心圆,共同促进生态资源增值

2021年7月,中共吉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定》,提出细化“长通白岩吉昌避暑山庄”休闲冰雪旅游圈”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圈”。

旅游“双线”以长春为中心,一环向东,连接通化、白山、延边、吉林市、​​长白山等山地、森林、冰雪旅游产业基础最为突出的地区; 一条向西蜿蜒,连接河流、湖泊、草原、湿地等优质资源,形成循环。 两环路资源整合,产品开发方向明确,呈现出一批优质旅游线路和产品集群。

2021年7月30日,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吉林省生态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26日年定为“吉林省生态日”。 吉林省生态日”。

首个“吉林生态日”,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北坡国家森林公园、延边先锋国家森林公园、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全省14个自然保护区免费向公众开放。

长白山、松江、黑土、虎啸鹤舞、鱼儿浅底游、丰沛的食物、美丽的风景……这些美丽的生态画卷,是最普惠的民生福利。

为稳步实现“十四五”期间将旅游业打造成我省三大“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的战略目标,去年以来,长春、吉林、长白山、松原、通化梅河口、白城等旅游产业“双线”重点城市和地区要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加强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加快形成旅游产业“双线”。在充分发挥各自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新格局。

长春市与长白山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提升“两线”联动能力,构建长春、长白山“双门户”体系。

白城市大安恩河湾综合旅游开发项目、洮北市四家子遗址公园、洮北特色蒙古族村落文化等一批旅游项目稳步推进,为白城市旅游环线增添新动能。我省西部地区。

2021-2022雪季,第六届吉林雪博会、第二十届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2021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首届世界滑雪大会等冰雪活动度假村·吉林北大湖峰会将陆续举行。 、深化冰雪合作、项目签约、线上互动+线下活动、农业文旅融合等词汇频频见诸报端。 以长春冰雪新世界、万科松花湖、北大湖、泸水河长白山狩猎度假村冬季漂流、梅河口“梅小野智北村”等为代表的冰雪运动场馆,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南方游客的增多,也成为我省区域协调生态旅游经济“小循环”的新探索。

去年年底,松​​原市民王女士和朋友一行11人去长春至长白山东大环路自驾游。 “他们直奔雄伟的长白山,穿过广阔的森林,体验了温泉漂流,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快速发展,非常感动。”

近日,白山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共建实施“两山”概念实验区首次联席会议召开,旨在推动合作机制、顶层设计、发展模式、协调机制、促进两地投资、旅游。 发展等方面协调配合,实现“1+1>2”的高质量发展新效益,共同打响长白山“金品牌”。

从长白山顶到向海湖畔,从“雾霾人家”到“田园夜歌”,我省生态旅游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相信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建设生态强省的吉林将续写更加生动美丽的故事。

记者手记:

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要求,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际行动,是谱写美丽中国“吉林篇章”的关键之举。

发展生态旅游是我省努力打造更高质量生态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 对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刺激社会消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抓住生态旅游黄金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高水平保护与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查干湖、长白山等地已经稳步起步,延边州广东村、敦化市小山村、通化市果园村等农村的做法也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