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彦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

长江大保护实施以来,国土空间管控不断加强,废弃露天矿生态修复持续推进,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8%以上、运输和处理,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总体来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任务依然艰巨。 农业面源污染与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点源排放并存,工业排放与生活污水重叠。 区域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不良地下水分布广泛,影响地表水质量。 环境中检测出一些新的污染物。 水污染源识别不准确、预警不及时、治理不彻底,给流域水污染深度源头治理和精准治理带来挑战。 目前,由于缺乏快速有效的水污染源溯源技术,难以开展准确高效的生态环境检查和污染治理。 河湖综合治理缺乏实时、高精度观测和模拟技术支撑,流域生态功能评估与调控缺乏全要素、立体化综合监测和大数据分析,难度较大实时、准确评价水环境管理效果。 由于生态毒理不清、缺乏低成本去除技术,新污染物成为生态安全新隐患。

持续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修复,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 例如,建立政府投入与市场化相结合的筹资方式、流域保护与修复协调管理的长效机制、河湖治理联防联控的有效机制等。 特别是一些地方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生态环境修复。 存在偏重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困难、过度依赖政府资金等问题。 恶性循环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我愿借此机会提三点建议:

一是积极探索模式创新。 坚持系统思维,充分发挥国家新体制优势,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流域保护治理机制,统筹推进碳中和、生态环境修复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生态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效益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社会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繁荣。 建议国家层面继续优化跨行政区域联防联控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修复多渠道融资、市场化运作的长效机制。

二是大力加强科技创新。 建议充分发挥湖北科教优势,建设生态安全领域国家实验室,整合央企、高校、科研院所和全球优质创新资源,打造世界级创新高地围绕清洁能源、清洁水源、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空中、天空、地面、地下(水下)”三维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全息监测和智能诊断、修复、管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要素,探索推广流域水资源综合评价技术方法和绿色低碳、智能生态环境修复新技术。

三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据我课题组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A股上市公司中绿色产业相关企业仅有860家,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行业领域,相对较少。生态环境修复产业领域较少。 湖北绿色产业基础良好。 省十二大提出加快部署“双碳”发展新轨道,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建议将湖北作为国家级“绿色产业发展示范省”建设试点,支持湖北在绿色产业统计核算、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综合评价等方面先行先试。以绿色产业分类和评级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形成一批。 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