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圆满结束,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得到较大改善。 但大气治理仍存在不足。 PM2.5浓度仍然较高,臭氧污染逐渐显现,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减排空间不断缩小。 进入“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防治工作必须谨慎开展。
随着“两高”司法解释的不断落实、新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及环境税立法和征收方面的政策突破,大气污染治理有望进入新时代。政策压力大。 阶段。 2015年颁布的新环境保护法和2016年颁布的新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处罚力度明显加大,解决了环境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同时转变监管模式,强调联防联控、综合治理。
2020年11月3日,生态环境部还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和《综合治理《长三角地区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计划》设定了阶段性治理目标。 为推进清洁取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提出的目标是,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前提下,2020年采暖季前基本完成特定平原地区的生活和过冬条件。 替代散煤取暖,必须基本建成散煤无煤区。 淘汰中小型锅炉是关键。 预计燃煤替代市场空间达2400亿元。
随着电力行业超低排放基本完成,大气污染物减排的主要压力已转向钢铁、水泥等非电力行业。 2018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更加严格的非电燃煤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和标准,非电燃煤行业环保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启动。 其中,钢铁行业迎来了规模最大、执行力度最强的环保限购。 生态环境部拟对钢铁、煤炭等15个重点行业开展分级绩效考核和差异化管理,将行业企业分为A、B、C级,根据不同天气情况,采取不同的停产、停产措施。实行分级限产。
非电力行业中,钢铁行业治理力度最近。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印发的《关于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实施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重点领域钢铁企业力争完成超低排放。约60%的产能进行低排放改造。 到2025年底,重点领域钢铁企业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完成80%以上产能改造。 此外,工业锅炉、水泥行业、工业炉窑等也相继实施超低排放或其他深度减排政策。 以涉及多个重点行业的工业炉窑为例,《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及部分省(区、市)地方标准,对SO2、NOx、烟尘等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有了显着提升。颗粒物)等排放控制要求。 因此,非电力行业对烟气治理的需求将是巨大的,特别是在NOx和VOCs的协同或专项治理方面。
纵观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的发展,行业呈现出几个特点:
1、从终端管理向源头控制转变。 过去,大气污染治理更多侧重于末端治理。 随着市场的发展,大气污染治理已从末端治理转向过程控制和源头控制。 从末端处理到源头修复,可以大大减轻末端处理的运行压力和经济负担。
以钢铁行业为例,各地政府纷纷发文鼓励钢铁企业开展高炉煤气精细化脱硫,近两年已有不少相关项目启动。 此外,在涂料行业,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发文鼓励使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低的涂料,从源头减少VOCs排放。
国内部分高炉煤气精细脱硫项目总结
2、从过去的单因素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 无论是脱硫、脱硝还是除尘,过去的大气治理更多的是针对单个污染物的处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个别污染物的处理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已成为趋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管理,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加强PM2.5和O2的协同控制,是实现生态环境根本改善的必由之路。” 刘秉江在阐述“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总体思路时表示,要继续加强PM2.5污染防治。 ,加快补齐O污染治理短板。
除了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外,空气、水、固体废物的协同控制可能是未来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由常规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转变。 随着深度减排的推进,在SO2、NOx、烟尘等常规污染物治理的基础上,二恶英、CO、Hg、NH4、SO3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治理日益受到重视。
河南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 1954-2020)
河南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 1953-2020)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国承诺力争2030年之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秉江表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以“污染减排协同增效”为总体着力点,把减碳作为源头治理的“本源”。 指导地方统筹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工作。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首席政策官罗建华认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本身就是一个环保目标,会对环保产品产生巨大的刺激作用。 可能会引起整个行业的变革。 我们拭目以待,我国大气治理产业在双碳目标下将如何减少污染、减少碳排放,环保产业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今年6月2日,在即将召开的上海世界环境大会上,将启动“2021碳中和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峰会”。 “峰会论坛、低碳项目、绿色展会”三位一体,正好诠释了“碳达峰、碳中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将帮助环保产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指引方向。实现“双碳”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