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市场趋势分析 聚焦技术整合与创新图

生态修复技术不断突破

从生态污染对象来看,我国生态修复主要包括河流生态修复、湖泊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场地修复、矿山修复、土壤污染修复、草原生态修复等,涉及的生态修复技术较多。在不同的场景中。 巨大差距。

例如,在海洋污染生态修复实践中,采用的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等。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菌群降解有机物或有毒物质的技术。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减少甚至无害化,从而改善环境质量,恢复或修复生态。 植物修复是基于植物耐受、分解或过度积累某些化学元素的生理功能,利用植物吸收、转化、降解、固定、挥发和富集污染物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_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什么意思_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干什么的/

再比如,土壤污染修复涉及的技术有很多。 我国首批场地修复技术目录包括土壤屏障填埋、固化/稳定技术、异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异位土壤淋洗等。 水洗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生物堆技术、地下水提取处理技术、异位热解吸技术、多重提取技术等15项修复技术。

这15种技术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修复周期、修复成本、成熟度等特点。 例如,异位热解吸技术适用于污染土壤,但不适用于无机污染土壤(汞除外),也不适合腐蚀。 有机质、活性氧化剂和还原剂含量较高的土壤。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什么意思_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干什么的_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当前,生态修复受到高度重视,上述相关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总体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生态修复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关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 2018年,生态修复产业相关专利申请量达464件。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干什么的_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什么意思_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河海大学和伊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生态修复相关专利申请量分别为63件、51件和51件。 47 件。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什么意思_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干什么的_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从技术分布来看,“C02F水、废水、污水或污泥处理”在子类别中申请数量最多,达到1,434项,占比31.79%; “A01G 园艺;蔬菜、花卉、水稻、果树、葡萄、“啤酒花或海藻的栽培; 林业; “浇水”和“E02B水利工程”分别为762和317。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干什么的_生态环境修复技术_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什么意思/

注重技术整合与创新

对于我国生态修复技术而言,未来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生态修复应注重多种技术和工艺的组合应用,修复后进行有计划的维护和管理。

例如,农村面源污染具有排放路径随机、排放区域广、排放量大的特点,导致农村水污染存在时空差异。 单一技术无法适应这些特点,需要基于功能定位和目标需求。 设计技术流程组合以实现短期或长期恢复目标。 现有成熟技术中,生态浮床技术是短期内改善水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长期稳定水质,逐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持续净化外界污染物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善是生态修复的关键。 因此,最终目标需要与水生植物修复、生态护坡等技术相结合,更高效、稳定地实现净化和生态功能。

二是开展联合修复技术创新和修复工程实践。 由于污染物种类繁多、污染浓度高、土壤结构复杂,单一修复技术无法解决复杂污染。 因此,需要开发多种修复技术的集成来应对复杂的污染问题。 联合修复的创新不仅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修复技术,还要求修复前期从源头入手,加强修复区域及其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 修复工艺由固定设备异地修复转变为低能耗现场原位修复以及可协同处理复杂污染物的修复技术高效组合; 修复后技术评估和长期环境监管。 修复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示范工程成果作为技术推广的支撑。 只有支持技术研发和实际工程应用,才能将创新的修复理念落实到实际的环境治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