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季将至大气污染如何治理生态环境部重点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大气治理_大气治理措施_大气治理停工算不算不可抗力/

华夏时报记者徐云前、见习记者王悦北京报道

“这两天,我能听到暖气管里有试水的声音,现在屋里比外面冷,所以我就等着暖气来。” 一位北京市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今年以来,天然气、煤炭价格上涨,供暖费用增加。 随着北方多地进入采暖季,清洁供暖、暖冬问题备受关注。

对此,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先锋在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能源供应面对新形势,要确保老百姓温暖过冬。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明确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确保群众不受寒冷的同时继续推进清洁取暖工作,是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同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确保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完善。

清洁供暖对改善空气质量贡献30%

推广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这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政策举措。

记者注意到,2016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坚持气、电、电、煤,有效推进清洁供暖改造。 到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约2500万户家庭完成清洁取暖改造,今年将完成约348万户。

“经过几年的努力,超过2800万农村居民告别了长期烟熏火燎的时代,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清洁取暖也有了很大进步。”对我们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根据我们的测算,清洁供暖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在30%左右,所以这项工作的推进实现了双方的双赢。环境和社会效益。” 吴先锋在会上说。

面对保障能源供应的新形势,吴先锋表示,在继续推进清洁取暖工作的过程中,要保证老百姓不感冒。 清洁供暖地区,采用洁净煤供暖,采用“双保险”模式保障冬季取暖; 对于一些山区和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地区,可以燃烧洁净煤、秸秆等原料。 用于取暖的生物质燃料。 同时,采取措施确保煤改气居民天然气价格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基金专门安排了清洁取暖作业补贴,并已全部下发到地方; 明年的运营补贴也即将发放。 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差别化补贴政策,重点关注农村低收入群体和特困人员。

据了解,10月16日以来,督导帮扶组深入一线,重点排查今年保洁、供暖改造情况,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当地及时解决,确保群众将温暖过冬。

秋冬仍是防控关键时期

2017年以来,通过实施秋冬季大气攻坚行动,重点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0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PM2.5浓度较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37.5%和35.1%,污染天数下降分别达到70%和65%,长三角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不过,吴先锋介绍,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尚未稳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及汾渭平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依然高发、频繁。 。 也就是说,秋冬季节防控仍需重点关注。

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有关要求,持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秋冬季,生态环境部印发《2021年—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据了解,今年攻坚战的主要目标是减少重污染天气、降低PM2.5浓度。 在继承以往有效工作的基础上,方向不变,力度不降低;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污染防治,进一步优化调整攻关范围和措施。 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调整等根本性战略,同时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 坚持巩固成果、求稳定。 科学合理设定相关城市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和重污染天数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考核问责,切实压实工作责任。 坚持统筹规划、统筹兼顾,统筹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和大气治理重点工作。 民生保障,重点保障煤炭、电力等能源供应、确保暖冬。

具体措施将包括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落实钢铁行业减产相关要求、积极稳妥实施宽松煤炭管理、深入开展锅炉和锅炉综合整治等10项重点任务和措施。扎实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排查整治突出问题,加快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推动大宗货物由公路转铁路、水运,强化秸秆焚烧禁制,强化扬尘综合治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监测调控体系、加强监督帮扶、强化考核检查等保障措施。

“具体来说,今年重点范围更广,今年重点的59个城市比原来的80个城市进出更多,科学根据大气污染新特点、城市秋冬季污染特征和区域示范调整,措施更加精准,反对一刀切,今年59个城市制定了两项秋冬季空气质量控制目标,一项是PM2.5浓度“一是控制,一是重度污染天数。我们明确要求各地要坚决杜绝先停后关等敷衍、临时措施,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吴先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