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改善全省“双第一”!看大气污染防治的“湘潭之道”

“1—7月,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平均浓度改善率均排名全省第一”“空气优良率改善率排名全省第二”“4月份空气质量首次‘挺进’全国前20位”……今年以来,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捷报频传,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日前,这一工作受到市委考核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作为老工业基地,湘潭市工业排放大,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排名在全省长期靠后。在困难中取得不俗的成绩,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付出更艰辛的努力。湘潭市紧盯“提效达标、提档进位”总体目标,放大招、出实招、亮绝招,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这场大仗、硬仗、苦仗。

优化“软件”

——进一步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机制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不断健全的体制机制。

镜头一:7月25日,在湘潭市党政主要领导出席的湘潭市生态保护委员会第二次全会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半年度点评会上,“蓝天保卫战”半年度考核在全市排名末位的两家单位湘乡市、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作表态发言。

镜头二:8月18日晚,一场特别的调度会在市生态环境局连夜举行。“大气环境质量形势如何?”“面临怎样的难题?”“如何应对?”……当晚,市生环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科室、市气象局、市执法局以及各县(市)区、园区等单位齐聚一堂,精准调度臭氧应急管控。

这两场会,一个突出了末位表态,传递的是责任和压力;一个强调调度,落实的是方法和措施。这两种会议,在湘潭是常态,体现的是湘潭不断健全的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湘潭市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去年以来,一系列重磅措施相继出台。、市长每天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调度微信群部署、督战,“蓝天保卫战”重拳整治“十条措施”重磅出台,压实了党委严抓、政府严管、部门严查、企业严治、个人严守等十个方面责任,副市长每月一调度、市长每季一讲评、每半年一点评,月度、季度、半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负责人公开检讨已成常态。

今年湘潭市在重拳整治“十条措施”基础上,出台了《湘潭市蓝天保卫战精细化管控工作方案》,依托湘潭监测中心、气象部门、技术单位,建立每日会商研判机制,进一步强化了科学研判、精细管控,加强每日预警预报、分析研判,提高7天预报准确率,建立完善临界污染天管控机制,实行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分级管控。大气污染防治“头脑风暴”“围桌调度”常态化展开,相关部门围坐一起,在可能发生轻中度污染情况下,对当天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等提出精准管控建议、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如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力争提前1至2天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信息,严格落实减排措施,减轻重污染程度。由于临界污染天管控有力,1至7月全市成功避免了1天重污染天和12天轻度污染天。

夯实“硬件”

——科技“利器”为大气污染防治赋能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今年7月,生态环境部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专项给湘潭市大气污染防治送来了一场“及时雨”,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科技赋能,靶向发力,精准治污。

“线下”远程帮扶期间,湘潭市以生态环境部推送的问题企业为线索开展体检式核查,并结合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组织开展自查,结合走航报告查现场,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数据进行筛选,有的放矢,精准出击。

这得益于湘潭市以执法规范化建设年为契机,采购了一大批辅助执法的“高科技”装备。“执法人员通过手持PID、FID、热成像设备和无人机等执法装备,结合走航监测车、无人机勘察等技术手段的服务采购辅助现场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精准性。”截至今年8月份,湘潭市配合生态环境部开展三轮次空气质量监督帮扶,共计核查企业63家次,发现涉气环境问题60个,其中立行立改类48个、跟踪督办类10个、重点查处类1个、移送移交类1个。其中8家企业正在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

某自主创业园区内VOCs数值异常升高,是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会同第三方环保公司开展气体污染物检测走航时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通过手持FID仪器排查后锁定了园区内湖南某材料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企业树脂喷涂作业时未关闭卷闸门,导致刺鼻气味严重。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其停止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整改。经执法人员指导,企业积极配合整改,并举一反三,集中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并制定日常操作规程,将环保管理纳入企业考核,杜绝类似环境违法行为再次发生,切实提高了企业环境现场管理水平。

科技对空气质量改善发挥关键性作用。湘潭市深化实施大气精细化管控,优化城市重点区域监测子站和138个网格化监测微型站布设,形成138个小微站以及企业排放在线监控为基础,国控站、省控站、颗粒物组分站、VOCs组分站为基准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并利用雷达、无人机、走航车、卫星遥感等科技“利器”,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监测,实时监控突高值、异常值,及时掌控区域内污染物及污染状况变化趋势,积极调度、落实减排。湘潭市还展开区域大气污染成因研究、大气污染状况及来源解析,确定污染物来源,指导污染源排查,为科学、精准管控提供支撑。

落到实处

——大气质量改善实现新突破

从全市大气污染状况及来源解析发现,湘潭市大气污染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M2.5和O3(臭氧)。此外,湘潭市PM10浓度比周边城市明显偏高且差距增大。“大气污染防治关键还是要立足地域特点,突出治理重点。”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带队到周边城市调研取经,认真分析本市大气环境质量特点,明确了牢牢抓住工业污染防治这个“牛鼻子”,同步控制扬尘污染的大气污染防治“作战”思路。

湘钢原是一家传统型高耗能企业,也是湘潭市大气重点监管企业。市生态环境局对其重点帮扶,由政府出资,请国省专家现场“把脉问政”,为湘钢编制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并积极为其争取超低排改造中央资金,解决技术难题。在生态环境部门指导、监管和督促下,湘钢投入45亿元,实施25个重点节能减排项目,超低排改造走在全省前列。经过治理,过去的“污染黑名片”,如今成了“绿色风景区”。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湘钢排放颗粒物同比下降56.1%,二氧化硫同比下降23.9%,氮氧化物同比下降5.2%。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湘潭市还以全国“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不断推动企业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绿色低碳新高地。“我们积极推动湘钢发行全国钢铁行业首只绿色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期票据),发行规模1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湘钢节能减排项目。”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

钢铁超低排改造、工业窑炉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臭氧污染防控、最严“禁燃令”禁止燃放烟花鞭炮……今年以来,一系列工作加速升级,防治成效明显;十大领域治理、八大攻坚工程,一张大气污染防治的“立体作战图”全面绘就,一场场治气“硬仗”紧锣密鼓打响,仗仗打到“七寸”。

经全市各级各部门不懈努力,今年1至7月,湘潭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平均浓度改善率均排名全省第一;空气优良率改善率排名全省第二;其中4月份空气质量“挺进”全国前20位,蓝天白云成为市民赏心悦目的常态景观。